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3月09日

聚题库
03/0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六国论》的中心论点,作者用以劝诫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之覆辙。  </p><p>答 案:错</p><p>解 析:《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p><p>2、《红楼梦》是产生于清代的古典白话小说。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语句,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p><ul><li>A:愿先生卒教之</li><li>B:天道何亲</li><li>C: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li><li>D:今日无之不为不足</li></ul><p>答 案:B</p><p>解 析:“ 天道何亲”的正常语序应为“天道亲何”,是宾语前置句。</p><p>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p><ul><li>A:影壁、苍穹、弘扬、撕心裂肺</li><li>B:苦衷、鲁莽、疑惑、饱经忧患</li><li>C:骨髓、厮杀、融恰、扣人心弦</li><li>D:迥异、致辞、精彩、没精打采</li></ul><p>答 案:C</p><p>解 析:“恰”应为“洽”。</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p><p>答 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p><p>2、《离太阳最近的树》的作者是(),文中的“树”是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的反思,蕴含着作者()的强烈心声  </p><p>答 案:毕淑敏;红柳;红柳悲惨命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曙光县将于7月20—30日举办全县青年运动会,需要50名志愿者,协助县体委完成运动会的相关工作。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不限。请你以曙光县共青团委的名义写一篇倡议书。(不超过200字)  </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c003fcdbe3.png" /></p><p>2、教师节恰逢小明的班主任王老师生日,请以小明的名义给王老师拟一条表达感恩和祝福的微信。要求:行文中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不少于50字。</p><p>答 案:尊敬的王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也是您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衷心感恩您用质朴的情怀温暖学子的心灵,愿今后所有的美好幸福都与您相伴。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品味语言。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2)请分析下面加下划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母亲径直<u>走</u>到厢房屋里的粮囤旁,分别<u>舀</u>出一瓢专门存储的干瘪的玉米和小麦,然后往梧桐树下扬手一<u>撒</u>,那些饥饿如狼的家禽便会倏然飞扑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争抢饭食。  </p><p>答 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人吆喝自家孩子回去吃饭的场景比作一台地方大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人吆喝孩子回家时声音的洪亮、此起彼伏和场景的壮观,表现了大人们吆喝孩子回家时心里的急切之情。 (2)运用一系列动词,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喂家禽时动作的娴熟,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以及“我”对母亲勤劳、能干特点的肯定与赞美之情。  </p><p>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 (2)本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p><p>答 案:(1)展现了一幅燕子自由悠闲地飞翔,鸥鸟追逐嬉戏的江村图;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的情趣。 (2)本诗先景后情,以乐衬哀。前六句通过描写“清江”“江村”“事事幽”“梁上燕”“水中鸥”“老妻画纸”“稚子敲针”等画面,表现了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清幽闲适的村居生活,语言优雅浑朴,不事雕琢。后两句以前六句的乐景抒发内心的悲酸愁苦之情,虽表面上是写“有旧人供禄米,还需要求取别的什么呢”的喜幸之词,但诗人内心清醒地知晓眼前的闲适生活只是暂时的,目前家人只是依人为活,明日如何尚未可知,内心的悲酸愁苦不免又多几分。</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