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07日

聚题库
03/07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p><p>答 案:对</p><p>解 析:《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正确</p><p>2、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描绘出一幅山中拂晓的画面:秋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p><p>答 案:错</p><p>解 析: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氛围中。故错误</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p><ul><li>A:国力强大,就会享有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相反,国力衰微,就会被国际社会所遗忘,甚至落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li><li>B:多少年来,每到春运季节,铁路部门公布涨价方案和理由时,舆论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质疑,并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放弃。</li><li>C: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是否规范网络语言等新生词汇并不是非常重要,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li><li>D:我的生活态度是:任何状态选择你的时候,都能找到自我。泰戈尔说,人生往前走,抬脚是前进,落脚也是前进。那么,找到每个阶段最好的因素,然后享受其中的快乐。</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项为句式杂糅,“就会被国际社会所遗忘”是“被国际社会遗忘”与“为国际社会所遗忘”杂糅,可将“所”字去掉。B项为“成分残缺”,“从来也没有想到放弃”,缺少主语,从而造成表意不明。C项则是语序不当,“是否规范网络语言等新生词汇”应为“网络语言等新生词汇是否规范”。</p><p>2、下列词语中[]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水[泵]bang、[折]zhé耗、[绰]chuò约、流水[淙]cóng淙</li><li>B:[绮]qǐ丽、[露]lòu面、[顷]qǐng刻、[弦]xuán外之音</li><li>C:木[讷]na、[纤]xiān细、抚[恤]xù、敷衍[塞]sa责</li><li>D:募[mù]集、缜[zhěn]密、慰藉[jiè]、风驰电掣[chè]</li></ul><p>答 案:D</p><p>解 析:选项 A:“水泵” 的 “泵” 应读 “bèng”,而不是 “bang”,所以 A 项读音有错误。 选项 B:“弦外之音” 的 “弦” 应读 “xián”,不是 “xuán”,B 项读音有误。 选项 C:“木讷” 的 “讷” 应读 “nè”,并非 “na”,C 项读音不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li><li>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li><li>C: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li><li>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C项,“转轴拔弦”中的“拔”错误,应写成“拨”。D项,“仓惶”中的“惶”错误,应写成“皇”。故选AB。</p><p>2、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p><ul><li>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li><li>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li><li>C:范增数(目)项王</li><li>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li></ul><p>答 案:AC</p><p>解 析:A“一觞一咏”中的觞是词类活用,意为饮酒,名词活用为动词;B(固):名词,险固的地势;C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为用眼睛提示;D“从”:使动用法,使什么跟从。故选A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②段中括号里的句子“(一九五六年他回过一次家,一次就够用了——回家呆了四天,却检讨了二十二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p><p>答 案:“一次就够用了”写出了主人公被命运捉弄后的无赖与自嘲。“四天”“二十二年”这一组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主人公遭遇的坎坷,也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感受。</p><p>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br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br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br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p><p>答 案:①登上了皇帝的位子来控制全中国,拿着杖、大棒来鞭打驱使天下民众,威震全国<br />②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br />③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前代帝王的法度,烧掉了各种学派的著作,来使老百姓愚昧无知。</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br />赢粮而景从</p><p>答 案:景一影</p><p>2、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br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p><p>答 案:交换</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