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地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4日

聚题库
03/04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茶马古道,物资的运输采用马帮主要因为当地罗马众多经济落后人力缺乏地形复杂  </p><ul><li>A:罗马众多</li><li>B:经济落后</li><li>C:人力缺乏</li><li>D:地形复杂</li></ul><p>答 案:D</p><p>解 析:从图上可以认出,这条“茶马古道”要穿过横断山区,进入青藏高原,所过地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当时也没有现在的技术、能力修公路,骡马的适应性强,能够通过这些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所以D正确;滇、藏、川地区中,只有西藏是牧区,但骡马数量不多,A错。经济落后、人力缺乏与选择采用马帮运输物资不存在因果关系,B、C错。所以本题选D。    </p><p>2、该区域(   )  </p><ul><li>A:黄泛区土壤颗粒最小</li><li>B:故道区土壤最肥沃</li><li>C: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化小</li><li>D:黄泛区流水作用强</li></ul><p>答 案:D</p><p>解 析: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B错误;有机碳垂直变幅: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C错误;受黄河洪水泛滥影响,黄泛区的沉积物颗粒大,故土壤颗粒大,A错误;黄泛区,洪水泛滥,流量大,流速快,流水作用强,D正确。故选D。    </p><p>3、新疆2011~2015年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p><ul><li>A:工业发展较慢</li><li>B:城市数量剧增</li><li>C:农业条件恶化</li><li>D:人口数量增多</li></ul><p>答 案:D</p><p>解 析:据图示可知,2011~2015年新疆耕地总面积总体保持平稳,但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故新疆地区人口数量在增多,D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该区工业会逐步得到发展,且图示难以看出工业发展水平状况,排除A。短期内城市数量不会剧增,且农业条件也不至于恶化,排除BC。故选D。    </p><p>4、“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景观出现在()  </p><ul><li>A:黄土高原</li><li>B:青藏高原</li><li>C:云贵高原</li><li>D:内蒙古高原</li></ul><p>答 案:B</p><p>解 析:我国四大高原的特征分别为: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林溶洞奇异,峰岭起伏,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黄土高原:世界最广阔的黄土分布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p><p>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ul><li>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li><li>B:若D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li><li>C:D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li><li>D:图中河流为地上河</li></ul><p>答 案:C</p><p>解 析:依据图中经过河流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和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是自南向北流,A错误,D处构造等高线凸向低处,可知该处地层为背斜构造,开采煤炭时易发生瓦斯爆炸,B错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C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不能确定图中河流是地上河,D错误,故选C。根据构造等高线判断岩层形态和地质构造,根据等高线判断地表高低起伏。坡面径流主要参考等高线,坡面径流一定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海拔较低处,背斜处岩层通常呈天然的拱形结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容易发生瓦斯气体爆炸。</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p><ul><li>A:德班</li><li>B:开普敦</li><li>C:比勒陀利亚</li><li>D:布隆方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6060万(2022年)。</p><p>2、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p><ul><li>A:气候温和湿润</li><li>B:河网密布</li><li>C:矿产资源丰富</li><li>D:交通四通八达</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p><p>3、“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p><ul><li>A:国际重要湿地</li><li>B:国家重要湿地</li><li>C:湿地自然保护区</li><li>D:国家湿地公园</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