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

聚题库
02/23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p><p>答 案:对</p><p>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1954年。()</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填入问号处。()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6f712ba8.png" width="201" />  </p><ul><li>A:<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7073f046.png' alt='' width='67' /></li><li>B:<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718a6ea4.png' alt='' width='69' /></li><li>C:<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72ddd559.png' alt='' width='67' /></li><li>D:<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9/07631857376b364.png' alt='' width='70' /></li></ul><p>答 案:B</p><p>解 析:每一行的三幅图形的元素不变,观察其位置关系,外部图形位置不变,内部图形依次逆时针旋转,则?处外部图形不变,C、D项排除;内部图形逆时针旋转,A项排除。</p><p>2、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p><ul><li>A: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人。</li><li>B: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做了精彩的发言。</li><li>C:我和小王已经商量好了,下了课去打球。</li><li>D:没有人相信他的话。</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相信自己的人”是指自信的人,还是指应该相信和自己同一立场的人,有歧义,A项错误;B项,“最后”是指教授,还是指弟子,有歧义,B项错误;C项,“打球”是指我去打球,还是我和小王一起去打球,有歧义,C项错误;D项,语句表达通顺,没有歧义,D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伦理道德是()</p><ul><li>A:政治的核心</li><li>B:教育的根本</li><li>C:社会的风气</li><li>D:教育的过程</li></ul><p>答 案:AB</p><p>2、下列选项与屈原有关的是()</p><ul><li>A:端午节</li><li>B:《离骚》</li><li>C:楚国人</li><li>D: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有《离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被认为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以楚辞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新篇章,展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注: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是屈原,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屈原。《离骚》《涉江》《哀郢》《国殇》《渔父》《卜居》等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重大元素。《九歌》等都是浪漫主义。中国第一个现实与浪漫主义诗人是屈原是没有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屈原只是浪漫主义诗人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屈原的很多诗作是现实主义。只是以浪漫主义手法呈现。《离骚》的香草美人的美政思想,其实就是针对楚国的现实而提出的理想。</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一、科目:“色彩” 二、考试形式:根据试题内容的文字描述自由完成一幅色彩默写。 三、试题内容:浅色衬布、雪碧1瓶、盘子1个 苹果3个、梨1个、盛这半杯饮料的透明玻璃杯一个。 三、要求: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 工具:水粉或水彩  </p><p>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p><p>2、一、科目:“色彩” 二、考试形式:根据试题内容的文字描述自由完成一幅色彩默写,并画出分解步骤。 三、试题内容:香蕉两根、盛着半杯水的透明水杯一个、盘子一个、橘子一个、水果刀一把。 工具:水粉或水彩。  </p><p>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p><p>答 案: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p><p>2、什么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逻辑关系?  </p><p>答 案:(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含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中共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共同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全面小康、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不仅勾画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勾画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中国未来蓝图。</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