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1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倔强”“强迫”两个词语“强”字的读音相同。()
</p><p>答 案:错</p><p>解 析:倔强-juéjiàng强迫-qiǎngpò</p><p>2、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词人。()
</p><p>答 案:对</p><p>解 析: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p><ul><li>A: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连串的新鲜事。</li><li>B:他一进门说了一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li><li>C: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li><li>D:“好吧,”我伸了伸胳臂叫道:“走!”</li></ul><p>答 案:C</p><p>解 析:A项中“看到”不是提示语,冒号应去掉;B项引用是非独立引用,冒号应去掉,叹号应改为逗号,放在引号之外;D项冒号改为逗号</p><p>2、下列篇名、作者、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p><ul><li>A:《神曲》——但丁——意大利;《十字军骑士》——显克维支——波兰</li><li>B:《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四世同堂》——老舍——中国</li><li>C:《牛虻》——伏尼契——爱尔兰;《鲁宾逊漂流记》——笛福——法国</li><li>D:《汤姆叔叔的小屋》——斯陀夫人——美国;《茶花女》——小仲马——法国</li></ul><p>答 案:C</p><p>解 析:笛福是英国作家</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有()
</p><ul><li>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li><li>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li><li>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li><li>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啬【赐教】。</li></ul><p>答 案:ABC</p><p>解 析:A有误,“惠存"是敬辞,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相关东西。这里指自己保持,所以错误。B有误,“斧正"敬辞,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指自己修改文章,所以错误。C有误,“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问候。这里指问别人,所以错误。D正确。故选:ABC。</p><p>2、下列有关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p><ul><li>A:《三国演义》演绎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的战争历史,具有军事文学色彩,技巧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实属罕见。</li><li>B:《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借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社会的黑暗腐败。</li><li>C:《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硬汉,他捕获的大马林鱼最终被鲨鱼吃掉了,但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和鲨鱼的搏斗。</li><li>D:莎士比亚刻画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在整个复仇过程中,他目标明确,毫不犹豫,最终手刃仇人,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含笑离世。</li></ul><p>答 案:BD</p><p>解 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学名著的能力。B项,“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社会的黑暗腐败”错误,《边城》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D项,“毫不犹豫”错误,在复仇上,哈姆雷特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复仇过程中一次次犹豫,错失了机会。故选B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在浩无际涯的爱琴海上,由希腊苍老而洁白的石头,作者想到了什么?</p><p>答 案:作者由爱琴海边上的那些苍老而洁白的石头引发联想,想到了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古老的石头确实具有历史美和文化美。</p><p>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1)无风的世界了无声息,只有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古希腊这些苍老而洁白的石头。<br />了无声息:()<br />(2)甚至叫我们想起爱琴海的名字来源于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br />悲痛欲绝:()</p><p>答 案:(1)了无生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2)悲痛欲绝:悲哀到了极点。</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 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p><p>答 案:【采菊东篱下】</p><p>2、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br />成以其小,(劣)之</p><p>答 案:形作意动,以……为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