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生物》每日一练试题02月1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图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水解反应。若生物大分子为蛋白质,则其单体是()<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42d6b332.png" /></p><ul><li>A:葡萄糖</li><li>B:DNA</li><li>C:氨基酸</li><li>D:淀粉</li></ul><p>答 案:C</p><p>2、如图所示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ac0448749.png" /></p><ul><li>A:1<2<3</li><li>B:1>2>3</li><li>C:1>2,2<3</li><li>D:1<2,2>3</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基因剂量补偿效应的有()(多选)。
</p><ul><li>A:雄性果蝇X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量加倍</li><li>B: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比二倍体的几乎增加一倍</li><li>C:雌性秀丽隐杆线虫每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量减半</li></ul><p>答 案:AC</p><p>2、以下属于脐带血中有功能造血干细胞的特点的是()(填字母)。
</p><ul><li>A: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分裂能力</li><li>B:细胞呼吸相关酶的含量增加</li><li>C:细胞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增强</li><li>D:增加单位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li></ul><p>答 案:ABC</p><p>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文中信息可知A、B、C均正确,NOV发挥作用后,造血干细胞总量几乎不变,D错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具有多种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等),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267ac51cc8ccba.png" />
(1)据图可知,GLUT2运输葡萄糖的方式是()。该方式下影响葡萄糖转运速()率的因素有()等。
(2)钠钾泵不断运输钠离子,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处于()(低/高)钠状态,该过程消耗能量。
(3)钠钾泵持续工作,维持SGLT2两侧的钠离子浓度差,有利于SGLT2将肾小管中的葡萄糖()(顺/逆)浓度梯度转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4)SGLT2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表为多组病人服用药物一年的血糖水平对比(单位:mmol/L),试解释该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267ac51d537718.png" />
</p><p>答 案:(1)协助扩散;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GLUT2的数量 (2)低
(3)逆;主动运输
(4)SGLT2抑制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糖</p><p>2、如图所示,ABC内向转运蛋白运输底物的过程中,底物与外周蛋白SBP结合后,()→()→()→(),底物最终被送入胞内。
A、NBD与TMD构象发生改变B、TMD将信号传递到NBD
C、NBD激活,启动结合ATP水解D、底物分子传递到TMD
</p><p>答 案:D、B、C、A</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细胞可以分泌物质,也可以分泌囊泡。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大小一般为30~100nm,其结构如下图。它可在细胞间往来穿梭进行信息传递。<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46d1dcb0.png" />
请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囊泡以()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成为外泌体。
(2)外泌体膜和细胞膜的结构均以()作为基本支架。
(3)外泌体可通过其膜上的()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也可以利用膜的()性与靶细胞膜融合,将其携带的microRNA等物质释放到靶细胞内。
(4)microRNA与靶细胞内相应基因转录形成的()结合,使转录产物无法发挥作用,影响基因的(),进而调控靶细胞的生命活动。</p><p>答 案:(1)胞吐 (2)磷脂双分子层
(3)蛋白质 流动
(4)mRNA 表达</p><p>2、带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富含优质蛋白,随意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利用木瓜蛋白酶处理,可以变废为宝。
(1)木瓜蛋白酶可将下脚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但不能进一步将多肽分解为氨基酸,说明酶具有()性。
(2)为确定木瓜蛋白酶的最适用量和最适pH,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e8a54f78.png" />
据图分析,木瓜蛋白酶添加量相对值应为()%,pH应为(),偏酸、偏碱使酶解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3)若要探究木瓜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p><p>答 案:(1)专一 (2)0.020 6.5 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降低 (3)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木瓜蛋白酶对下脚料中蛋白质的分解程度</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阅读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的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在红细胞中增殖,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患者表现为贫血、脾肿大、消化系统炎症、支气管炎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疟疾发病率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基因频率也较高。该突变基因引起血红蛋白β链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当血液中氧浓度低于正常值时,红细胞由两面凹的圆盘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容易破裂引起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当突变基因纯合时会导致镰状细胞贫血,而杂合子则没有严重的临床症状。 为什么疟疾流行区,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基因频率较高?1949年,英国医生安东尼·艾利森推测杂合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疟疾,并调查了某热带地区290位儿童的疟疾发病率,结果如下表。<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267ac582456165.png" /> 在另一项针对成年男性的实验中,30位参与者自愿让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结果发现,15位无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正常男性中,有14位患疟疾;15位携带突变基因的正常男性中,仅有2位患疟疾。 上述事实或许可以解释:尽管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频率会因贫血患者的死亡而逐渐下降,但在疟疾高发区仍有较高的频率。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诱发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因素。 (2)概括上文中“某热带地区儿童疟疾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3)疟疾流行区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频率高,请从进化的角度阐明原因:() (4)以上实例说明,基因突变是有害还是有利,与()有关。 </p><p>答 案:(1)替换 生物 (2)杂合子患疟疾的比例远低于无基因突变的 纯合子
(3)杂合子不容易患疟疾,在疟疾高发地区,杂合子的生存机会比无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大,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将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传给 后代</p><p>2、学习下列材料,回答(1)~(3)题。
mRNA技术带来新一轮疗法革命
蛋白替代疗法一般用于治疗与特定蛋白质功能丧失相关的单基因疾病。由于酶缺失或缺陷引起的疾病可以用外源供应的酶进行治疗。例如,分别使用凝血因子VⅢ、凝血因子IX治疗A型、B型血友病。然而,一些蛋白质的体外合成非常困难,限制了这种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基于mRNA技术的疗法,是将体外获得的mRNA递送到人体的特定细胞中,让其合成原本缺乏的蛋白质,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把mRNA从细胞外递送进细胞内,需借助递送系统。递送系统能保护mRNA分子,使其在血液中不被降解。纳米脂质体是目前已实现临床应用的递送系统,可以保证mRNA顺利接触靶细胞,再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研发mRNA药物遇到一个难题:外源mRNA进入细胞后会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炎症。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成功对mRNA进行化学修饰,将组成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如图甲所示),修饰过的mRNA进入细胞后能有效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大大降低了炎症反应,蛋白合成量显著增加。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理论上,蛋白质均能以mRNA为模板合成。因此有人认为mRNA是解锁各类疾病的“万能钥匙”,可以探索利用mRNA技术治疗蛋白质异常的疾病,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502/1367adbebf32dac.png" />
(1)推测用于递送mRNA的纳米脂质体中的“脂质”主要指()
(2)尿苷由一分子尿嘧啶和一分子核糖组成,一分子尿苷再与一分子()组合,构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将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其碱基排列顺序()(填“改变”或“未改变”)。mRNA进入细胞质后,会指导合成具有一定()顺序的蛋白质。
(3)文中提到,mRNA是解锁各类疾病的“万能钥匙”。图乙为用mRNA技术治疗疾病的思路,请补充I、Ⅱ处相应的内容。I.();Ⅱ().</p><p>答 案:(1)磷脂 (2)磷酸 未改变 氨基酸
(3)基因 mR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