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15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按照范围大小,总结可以分为年度总结、季度总结和月份总结。()</p><p>答 案:错</p><p>解 析:除了年度总结、季度总结和月份总结外,在时间范围上,还存在周总结、日总结等,所以仅按照年度、季度、月份来按范围大小总结并不全面。</p><p>2、
“模仿”和“模样”两个词语中“模”的读音不同。()</p><p>答 案:对</p><p>解 析:
解析:模仿[拼音][mófǎng]模样[拼音][múyàng]读音不同。符合题意。故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li><li>B: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li><li>C: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li><li>D: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li></ul><p>答 案:C</p><p>解 析:C选项最后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p><p>2、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p><ul><li>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告子下》。</li><li>B:茨威格,意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li><li>C: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li><li>D:《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li></ul><p>答 案:C</p><p>解 析:A.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
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D.“汉阴”是指汉水南岸,“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阴”相对;
故选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p><ul><li>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li><li>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li><li>C:范增数(目)项王</li><li>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li></ul><p>答 案:AC</p><p>解 析:A“一觞一咏”中的觞是词类活用,意为饮酒,名词活用为动词;B(固):名词,险固的地势;C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为用眼睛提示;D“从”:使动用法,使什么跟从。故选AC。</p><p>2、下列应用文的结束语与相关文种的对应,正确的有()
</p><ul><li>A:以上报告如无不妥,建议批转有关单位研究执行(呈报性报告)</li><li>B:是否妥当,请批示(请示)</li><li>C:如蒙录用,请赐回信(求职信)</li><li>D:谨向您致以衷心的慰问(慰问信)</li></ul><p>答 案:BCD</p><p>解 析:以上报告如无不妥,建议批转有关单位研究执行(请转性请示)A选项错误,BCD正确定。</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p><p>答 案: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介绍了古蜀栈道的概况、修建原因、修建方式和作用。</p><p>2、利用下列三个短语,运用描写扩展成一个内容丰富生动的句子,使之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山丘上缓缓移动羊群</p><p>答 案:(1)在那长满青草、翠色欲滴、线条柔美的小山丘上缓缓移动着的羊群,像给厚大的绿毛毯镶上了一朵朵白云般的大花。(2)那小山丘长满青草,翠色欲滴,线条柔美,在它上面缓缓移动着的羊群,远远看去,就像蓝天上飘动着的朵朵白云。</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br />君何以知之()</p><p>答 案:宾语前置</p><p>2、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br />(拜)为上卿</p><p>答 案:授予官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