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公司信贷
>精选习题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2月10日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2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p><p>答 案:对</p><p>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p><p>2、判断:国别限额依据国别风险、业务机会两个因素确定。</p><p>答 案:错</p><p>解 析:还缺“国家(地区)重要性”因素。</p><p>3、银行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直接提交给高级管理层()</p><p>答 案:错</p><p>解 析:审计报告应当直接提交给董事会。董事会应当督促高级管理层对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釆取改进措施。审计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p><p>4、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p><p>答 案:对</p><p>解 析: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该商业银行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发行公募理财产品的,单一投资者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
</p><ul><li>A:10万元</li><li>B:1万元</li><li>C:5千元</li><li>D:5千万</li></ul><p>答 案:B</p><p>解 析:商业银行发行公募理财产品的,单一投资者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1万元人民币。</p><p>2、商业银行针对操作风险潜在损失不断增大的情况,应及早加以防范并及时采取()降低风险和损失程度。
</p><ul><li>A:数据分析</li><li>B:补充资本</li><li>C:控制措施</li><li>D:评估手段</li></ul><p>答 案:C</p><p>解 析:商业银行针对操作风险潜在损失不断增大的情况,应及早加以防范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和损失程度。</p><p>3、以下不属于国别风险的是( )。</p><ul><li>A:政治风险</li><li>B:操作风险</li><li>C:转移风险</li><li>D:货币风险</li></ul><p>答 案:B</p><p>解 析: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国剐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传染风险、货币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间接国别风险七类。</p><p>4、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时,针对经营管理过程中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实施了旨在改变风险可能性和影响强度的管理控制活动后,仍然保留的那部分风险是()
</p><ul><li>A:固有风脸</li><li>B:非系统性风脸</li><li>C:剩余风险</li><li>D:系统性风脸</li></ul><p>答 案:C</p><p>解 析:剩余风险是指在实施了旨在改变风险可能性和影响强度的管理控制活动后,仍然保留的风险。</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是多维风险,该类风险成因复杂,与其他风险种类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密切。
</p><ul><li>A:流动性风险</li><li>B:声誉风险</li><li>C:科技风险</li><li>D:法律风险</li><li>E:战略风险</li></ul><p>答 案:ABE</p><p>解 析: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广,通常被视为一种多维风险。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必须通过系统化方法管理,因为几乎所有风险都可能影响商业银行声誉,因此声誉风险也被视为一种多维风险。同声誉风险相似,战略风险也与其他主要风险密切联系且相互作用,因此同样是一种多维风险。</p><p>2、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对部分“问题银行”采取了风险处置方法,具体包括()
</p><ul><li>A:生前遗嘱方式</li><li>B:地方行政府注资+引战重组的方式</li><li>C:资本规划方式</li><li>D:在线修复方式</li><li>E:收购承接方式</li></ul><p>答 案:BDE</p><p>解 析:风险处置方式包括:收购承接,"地方政府注资+引战重组"方式,"在线修复"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