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09日

聚题库
02/0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词人。()  </p><p>答 案:对</p><p>解 析: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p><p>2、解说词是对人物生平事迹、旅游景点、展览陈列品(包括实物及图片)、影视新闻纪录片的画面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应用性文体。()</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附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的种子。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p><ul><li>A:善良;愚昧</li><li>B:天真;好胜</li><li>C:聪明;狡猾</li><li>D:平凡;堕落</li></ul><p>答 案:D</p><p>解 析:这道题目可以根据把握感情色彩的方法来作答。文中括号之后出现了表示递进关系的“而且”一词,引导了“不好的东西”一句,表达了一种否定的倾向。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处的词汇含义不可能表达积极肯定的倾向,而A、B、C三项中“善良”“天真”“聪明”几个词都是表达积极感情色彩的词汇,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因此排除。只有D项中“平凡”表达了中性色彩,能够与之后的递进语句“而且”形成一种感情上的照应关系。</p><p>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p><ul><li>A:托物言志</li><li>B:融情于景</li><li>C:直抒胸臆</li><li>D:触景生情</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段文字中,景中含情,不论是叶子,还是花,还是流水,都已经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是很典型的“融情于景”的手法</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li><li>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li><li>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li><li>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li></ul><p>答 案:CD</p><p>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p><p>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有()  </p><ul><li>A: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li><li>B: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li><li>C:情景对话:“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li><li>D:回函用语: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li></ul><p>答 案:AB</p><p>解 析:选项C贵庚,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敬辞,问人年龄。贵庚一般是对地位较高的人尊称,是客气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是对有一定年纪的人(三四十岁左右)用,对方年纪更大一些的用“高寿”。在这里对14岁的孩子使用,不得体。选项D中拨冗:(指对方)入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冗,繁忙。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括号内容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br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 案: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p><p>2、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要点,不超过15个字。近日,一份名为“哈尔滨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报告出炉了。研究者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等11人组成的课题组,该课题用时3年。该项研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显示,有49.4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p><p>答 案:近半数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区别下列各句中的“何”,解释其义。<br />①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__<br />②大王来何操?__________<br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br />④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__</p><p>答 案:①哪里②什么③怎么④怎么样</p><p>2、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br />①当与秦(相)较<br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br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p>答 案:①互相②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③辅佐君主的大臣</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