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2月09日

聚题库
02/0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可以以企业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p><p>答 案:对</p><p>解 析:《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7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可以以企业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p><p>2、当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型文娱、体育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p><p>答 案:错</p><p>3、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治疗,保护现场,及时通知其家属。()</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2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故应由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通知家属,而不是警察本人通知,本题说法错误。</p><p>4、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故本题说法正确。</p><p>5、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保障。()</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据此,本题说法错误。</p><p>6、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可以强制传唤()</p><p>答 案:错</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规定:“需要传唤违法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p><p>7、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責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贵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p><p>答 案:对</p><p>8、因被盘问人身份不明而无法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的,应当在《继续盘问通知书》上注明,并由民警签名。</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法的本质是由()决定的。</p><ul><li>A:社会生产力水平</li><li>B:社会经济基础</li><li>C:党的政策</li><li>D: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li></ul><p>答 案:B</p><p>解 析:法的本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谓国家意志,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生产方式,即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即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法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个上层建筑,其本质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故本题答案为B。</p><p>2、下列不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p><ul><li>A:甲乙两个公司发生的租赁合同纠纷</li><li>B:胡某与其弟弟因继承发生的纠纷</li><li>C:杨某与其供职的公司之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li><li>D:赵某与行政机关因罚款数额发生的纠纷</li></ul><p>答 案:D</p><p>解 析: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选项赵某与行政机关之间不是平等主体,因此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而是行政法律关系,应由行政法加以调整。</p><p>3、下列人员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是()。</p><ul><li>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li><li>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li><li>C:醉酒的人</li><li>D:不满14周岁的人</li></ul><p>答 案:C</p><p>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p><ul><li>A:宪法</li><li>B:刑法</li><li>C:民法</li><li>D:立法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任何法律都不允许与宪法相抵触。</p><p>5、坚持党的(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p><ul><li>A:思想路线</li><li>B:政治路线</li><li>C:基本路线</li><li>D:组织路线</li></ul><p>答 案:A</p><p>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其中阻碍()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p><ul><li>A: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li><li>B:人民警察</li><li>C:消防人员</li><li>D:急救人员</li></ul><p>答 案:B</p><p>7、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p><ul><li>A:3日内</li><li>B:7日内</li><li>C:10日内</li><li>D:15日内</li></ul><p>答 案:D</p><p>8、 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ul><li>A: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li><li>B: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被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li><li>C: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li><li>D: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li></ul><p>答 案:C</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C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刑事拘留后,依法可以不予通知家属或者单位的情形有()。</p><ul><li>A: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隐匿、毁弃或者伪造证据的</li><li>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li><li>C:有其他有碍侦査情形的</li><li>D: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li></ul><p>答 案:ABCD</p><p>2、取保候审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有()。</p><ul><li>A: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定义务</li><li>B: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li><li>C:发现被保证人已经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li><li>D: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通知执行机关</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p>3、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述反治安管理的,()。</p><ul><li>A:应当从轻处罚</li><li>B:应当减轻处罚</li><li>C: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li><li>D:可以不予处罚</li></ul><p>答 案:CD</p><p>4、正确使用催泪警械的方法为()。</p><ul><li>A:选择上风向站位</li><li>B:保持安全有效距离</li><li>C:对准违法犯罪行为人的侧面</li><li>D:直接对向违法犯罪行为人</li></ul><p>答 案:ABD</p><p>5、道路上的治安问题,具有()特点.</p><ul><li>A:突发性</li><li>B:移动性</li><li>C:群体性</li><li>D:政治性</li></ul><p>答 案:ABC</p><p>6、 行政诉讼的参加人包括( )。</p><ul><li>A:原告</li><li>B:被告</li><li>C:人民法院</li><li>D:诉讼代理人</li><li>E:第三人</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行政诉讼中诉讼参加人主要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表人、诉讼代理人等。人民法院作为审判组织,不属于行政诉讼参加人,因此,A项、B项、D项、E项正确。</p><p>7、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先后在深圳、沈阳正式设立,负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关于设立巡回法庭的意义,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p><ul><li>A: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li><li>B: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li><li>C:有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司法为民的原则</li><li>D: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设置巡回法庭的意义重大,首先,方便了当事人就近开展诉讼活动,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司法为民的原则。其次,避免案件审理中可能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地方行政权对审判权的干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另外,巡回法庭的判决效力等同于最高法院的判决,均为终审判决,有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设立巡回法庭,分流部分案件后,最高法院本部就有更多精力审理死刑案件和对全国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从更多的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以腾出更多精力研究制定司法解释、出台司法政策等法律统一实施问题,进而更有效地发挥司法引领社会公正的作用。</p><p>8、关于行政许可的审査与决定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li><li>B:在审查阶段,相对人没有听证权</li><li>C: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li><li>D:审查阶段,依法应当先经下级机关审查后报上级机关决定的,申请人需分别向下级机关和上级机关提出申请</li><li>E:行政许可决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li></ul><p>答 案:AC</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34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由此可知,行政许可的审核分为:(1)形式审查,即行政主体仅对申请材料的形式要件进行审查,包括申请材料是否齐,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等。(2)实质审查,即行政主体不仅要对申请材料的形式要件是否具备进行审查,还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查,如申请人条件的适法性、实质性内容的真实性。因此,A项正确。第47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因此,在行政许可作出之前,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申请人、利害关系人都可以申请行政许可,包括审查期间。B项错误,C项正确。第35条规定:“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直接报送上级行政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因此,下级行政机关直接将材料报送上级行政机关,申请人不必重复提供,这也是便民原则的要求。D项错误。第38条规定:“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省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无论最终决定授予行政许可还是不予受理,都需要书面作出,不能采取口头形式。E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和C项。</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p><p>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p><p>2、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p><p>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p><p>3、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p><p>答 案:公共利益</p><p>4、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p>答 案:审判权</p><p>5、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p><p>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p><p>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p><p>6、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p><p>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br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br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br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br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