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财经商贸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品牌既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又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p><p>答 案:对</p><p>解 析:消费者可以在厂商维护自身形象的同时获得稳定的购买利益。品牌经注册后获得商标专用权,其他任何未经许可的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仿冒侵权,从而为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p><p>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 )
</p><p>答 案:错</p><p>解 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监事会应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报表是()。
</p><ul><li>A:资产负债表</li><li>B:利润表</li><li>C:现金流量表</li><li>D:附注</li></ul><p>答 案:B</p><p>解 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报表。综上,本题应选B。</p><p>2、小刘计划购买一台电脑,但他既缺乏电脑方面的知识,又不了解有关的市场情况。对他这样的消费者,企业应采用的营销措施是()。
</p><ul><li>A:保证一定的存货水平</li><li>B:大幅度降低产品的价格</li><li>C:赠品销售</li><li>D:适时传递有关产品的信息</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差别定价策略的形式有()。
</p><ul><li>A:购买对象不同价格有所不同</li><li>B:购买时间不同价格不同</li><li>C:位置不同价格不同</li><li>D:成本不同价格不同</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差别定价策略有三种形式:因顾客而异、因位置而异、因时间而异。</p><p>2、财产物资清查的方法有()。
</p><ul><li>A:实地盘点</li><li>B:技术测算盘点</li><li>C:预估法</li><li>D:以上都正确</li></ul><p>答 案:AB</p><p>解 析:财产物资清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实地盘点和技术测算盘点。综上本题应选A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某企业2012年3月5日用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0元以备发放工资。该企业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并按银行收款凭证、银行付款凭证、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分别编号。(2013年四川省高考真题) 要求:根据该笔经济业务完成下列记账凭证的填制(注:科目名称须注明科目方向)。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2/096756aa8f27211.png" /> </p><p>答 案:①付款凭证;②银行存款;③2012年3月5日;④银付;⑤提现备发工资;⑥库存现金;⑦¥50000.00;⑧¥50000.00。</p><p>2、Z公司2018年11月20日至月末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如下:
(1)20日,开出支票#050计11700元,用以支付购料款。
(2)21日,收到A公司开来的销货款转账支票35100元。
(3)23日,开出支票#051计3400元,支付购料的运杂费。
(4)26日,开出支票#052计1000元,支付下半年的报纸杂志费。
(5)29日,收到D公司开来的销货款现金支票5850元。
(6)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92800元。
银行对账单所列Z公司11月20日至月末的经济业务如下:
(1)22日,收到销货款转账支票35100元。
(2)23日,收到Z公司开出的支票#050,金额为11700元。
(3)25日,收到Z公司开出的支票#051,金额为3400元。
(4)26日,银行为Z公司代付本月电话费1280元。
(5)29日,为Z公司代收外地购货方汇来的货款6800元。
(6)30日,结算银行借款利息650元。
(7)30日,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数为9282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2/1767611a79305f7.png" />
</p><p>答 案:6.6800;7.97670;8.1000;9.97670</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国债的发行方式有公募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和()
</p><p>答 案:承受法 强制摊派法</p><p>2、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编制()的会计分录,因为不便于体现账户与账户之间的()
</p><p>答 案:多借多贷 对应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