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地理》每日一练试题02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天生桥是地下河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中天生桥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8/0864d1f59926134.png" />
</p><ul><li>A:①②③④</li><li>B:①③④②</li><li>C:③①④②</li><li>D:③②④①</li></ul><p>答 案:B</p><p>解 析:根据材料“由于地下河的长期侵蚀作用”地下河①到③,大部分地下河道(溶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坠落到河道底部,形成④,只有天生桥这一段地下河道上方的岩石没有发生塌陷坠落,这样一座天生桥就诞生了,到②阶段,就形成了天生桥。在这过程溶洞范围逐渐扩大。因此形成顺序①③④②。ACD错误。B正确。故选B。外力作用与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p><p>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p><ul><li>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li><li>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li><li>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li><li>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li></ul><p>答 案:C</p><p>解 析:读图分析,①向③供水,说明①为水圈;③向④供氧,说明③为生物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④为大气圈;大气圈产生降水,降落到②圈层,②为岩石圈,水圈的水也可以渗透至岩石圈,所以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故选C。
</p><p>3、泰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下列对泰山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p><ul><li>A:“泰斗”,即“泰山北斗”,指在德行或事业方面为大家所敬仰的人</li><li>B: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又名“岱宗”“东岳”等,被誉为“五岳之首”</li><li>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杜牧咏泰山的名句</li><li>D:在古代人们常用“老泰山”尊称岳父</li></ul><p>答 案:C</p><p>解 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因此,选择C选项。</p><p>4、城市持续收缩可能导致( ) </p><ul><li>A:环境污染消失</li><li>B:城市交通拥培加剧</li><li>C:就业压力增大</li><li>D:城市闲置住房</li></ul><p>答 案:D</p><p>解 析:大量人口外迁,总人口减少会导致城市闲置住房增多,D项正确;城市收缩会使人口减少,排放的污染可能减少,但环境污染现象不会消失,A项错误;人口减少,车辆减少,城市交通拥堵会得到缓解,B项错误;人口减少,就业压力会减小,C项错误。故选D。
</p><p>5、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p><ul><li>A:太平洋</li><li>B:大西洋</li><li>C:印度洋</li><li>D:北冰洋</li></ul><p>答 案:D</p><p>解 析:四个大洋中只有北冰洋跨北极地区,所有的经线在南北极相交,因此北冰洋跨经度最多</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p><ul><li>A:国际重要湿地</li><li>B:国家重要湿地</li><li>C:湿地自然保护区</li><li>D:国家湿地公园</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p><p>2、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p><ul><li>A:气候温和湿润</li><li>B:河网密布</li><li>C:矿产资源丰富</li><li>D:交通四通八达</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p><p>3、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p><ul><li>A:德班</li><li>B:开普敦</li><li>C:比勒陀利亚</li><li>D:布隆方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6060万(2022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