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1月30日

聚题库
01/3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国殇》是诗人屈原为壮烈牺牲的爱国将士写的祭歌,是咏唱爱国精神的英雄赞歌。  </p><p>答 案:对</p><p>2、唐诗的演变历经初唐、中唐、盛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p><p>答 案:错</p><p>解 析:唐诗的演变历经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句中,表述得体准确的一项是()  </p><ul><li>A:你的邀请我心领了,明天我一定出席。</li><li>B:我就谈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li><li>C:王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li><li>D: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其中的不妥之处,我已经斧正了。</li></ul><p>答 案:B</p><p>解 析:A项,心领:客套话,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等,这里与“明天我一定出席”矛盾。B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使用正确。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多用于上对下。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问问题。D项,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不能用于自己帮别人改文章。</p><p>2、下列对文中“我”的心理变化的概括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p><ul><li>A:惊诧→兴奋(高兴)→害怕(不安)→内疚、痛苦→醒悟</li><li>B:兴奋(高兴)→惊诧、害怕(不安)→内疚、痛苦→醒悟</li><li>C:兴奋(高兴)→惊诧、害怕(不安)→后悔、痛苦→内疚</li><li>D:惊诧→兴奋(高兴)→害怕(不安)→后悔、痛苦→内疚</li></ul><p>答 案:B</p><p>解 析:由原文“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操练,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知,“我”刚开始觉得很兴奋;由原文“当影片结束时,我已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我想父亲如果知道我一直在看电影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他肯定不会再让我开车了“可知,“我“迟到后觉得惊诧,并且害怕父亲不再让“我”“开车”;由原文“看父亲遭受肉体上和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是我所面对过的最令我难过和疼痛的经历”可知,“我”觉得非常内疚、痛苦;由原文“自此,我再也没有对父亲说过谎”可知,父亲的行为让“我”醒悟。</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一个人的遭遇》的作者是()(国别)的作家()。代表作有《()》《()》,1965年获()奖。《一个人的遭遇》的主人公名字是(),采用的是第()人称。  </p><p>答 案: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新垦地;诺贝尔文学;安德烈·索科洛夫;一</p><p>2、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p><p>答 案:江州司马青衫湿</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王华同学在2022年6月3日因扭伤了脚到医院就诊。经诊断,医生建议他在家休养3天。请以王华的同学张明的身份给班主任陈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bfb71309e9.png" /></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渐渐长大,对于亲人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伴我们成长,给我们爱和关怀,但有时会由于想法不同而导致沟通问题,也会让我们无奈甚至急躁。回头再看这些事情,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我和亲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②情感表达真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全文不少于600字。</p><p>答 案:【优秀范文】 父亲的手     自从有了记忆,我对父亲一直有一种畏惧感。尤其是他那双手,虽不似练武之人布满老茧,威力却很惊人。他的手,厚且大,指头极粗,张开五指,便像一块砖一样厚重。当他的砖一样的手掌向我挥来时,我顿时觉得自己成了孙猴子,即将被“五指山”压得无翻身之日。     事实上,我和父亲的手掌仅仅“亲密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第三次是头。     我八岁那年,正是任性的时候,那时迷上一套漫画,数次开口索要不成后,我便铤而走险——偷,大概偷了三十块钱。当把手伸进父亲皮夹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身后鼻息直喷颈部。当天,当父亲的“砖头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时,我不争气地哭了,因为太痛了!     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畏惧程度一天天增加,心中也产生了一丝丝怨恨。我十五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第二次打了我,当他厚重的大手甩到我的脸上时,我下定了决心——等什么时候我长大了,绝不会任父亲打了!     十七岁时我的身高如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我和父亲站在一起时,个子高他一头。     终于,在又一次犯了错后,父亲又扬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挥下,我一定有挡住他的手的力气。他扬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红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在听老师训斥我时,父亲的大拇指狠狠地掐在了他的食指上。父亲的宽大的手掌,最终还是落下了,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摸了我的头,眼神复杂,那里面不知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愤怒,也许还有失望。     父亲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背影。父亲有些驼背了,身子却更胖了,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想到父亲的手,那不仅仅是惩罚我的利器,更是温暖我的太阳啊。     回想起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片段,想到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的父亲的手,想到每天晚上十一点要去学校自习室接我的开着车的父亲的手,想到帮我涂药的那双手……     我忽然对着父亲的背影大声喊:“爸,我会努力的!”父亲的身影猛然一顿。终于,他缓缓扬起了手,像太阳一样!</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运用俗语表现北京人的特点,是本文一大特色。分析下面两句话说明了北京人的什么特点。 (1)“远亲不如近邻”。 (2)“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p><p>答 案:(1)善处街坊,重视邻里关系。(2)少问甚至不管他人事情的漠然心态。</p><p>解 析:   </p><p>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 案: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担任侍奉太子的官职,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