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23日

聚题库
01/23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观:泉流石上。()  </p><p>答 案:错</p><p>解 析:颔联是律诗的第二联,也就是诗中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明月在天空,松林在地上,月光透过松林洒下,这一景象是从平视或者说是从整体的角度去描绘的,而不是俯视。“清泉石上流”,清泉在石头上流淌,是一种平视的视角,而不是仰观。</p><p>2、《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语录体散文。()  </p><p>答 案:错</p><p>解 析:《论语》(lún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注: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撰写的。</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p><ul><li>A:走进博物馆,就是开启一场时空旅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连接”,一端连接着过去的故事、广阔的世界,另一端连接着我们的今天。</li><li>B:量子云是一家依托“微信生态圈”,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流量运营、聚信及变现的新媒体公司,旗下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共981个,粉丝累积超过2.4亿。</li><li>C:加拿大某研究所对该城10条最繁忙通勤线中10年中的交通伤亡进行分析后发现,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受伤的风险仅是自驾车司机和乘客的1/4。</li><li>D:汶川大地震----一个国人不忍碰触的国殇日。事实上,对任何灾难,最好的祭奠,是凤凰涅槃的进步,唯有生者奋进的步伐才能让逝者心安。</li></ul><p>答 案:D</p><p>解 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语序不当,“我们的今天”应该改为“今天的我们”,它与“过去的故事相对应。B项,逻辑不通,“运营、聚集”应该颠倒顺序。C项,成分残缺,对“伤亡事故”进行分析,而非对“伤亡”进行分析。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p><p>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p><ul><li>A:梦寐以求    怨天犹人    爱屋及屋    息息相关</li><li>B:巧夺天功   分庭抗礼     五体头地    一哄而散</li><li>C:胆大妄为   气冲霄汉    天方夜谭    为富不仁</li><li>D:沧海一栗   感人肺腑    趋炎附势     心不在焉</li></ul><p>答 案:C</p><p>解 析:犹一尤,第二个“屋”为“乌”;B功一工,头一投;D栗一粟</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p><ul><li>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li><li>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li><li>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li><li>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li><li>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li><li>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li></ul><p>答 案:ADF</p><p>2、下列名句,书写不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li><li>B: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荀子《劝学》),</li><li>C: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眉巅。(李白《蜀道难》),</li><li>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li></ul><p>答 案:BC</p><p>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识记能力。B项,“致”错误,应写作“至”。C项,“娥”错误,应写作“峨”。故选B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p><p>答 案: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p><p>2、请概括选文第⑥段的说明内容。</p><p>答 案:加强脑科学研究的意义。</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带长剑兮挟秦弓,()。</p><p>答 案:首身离兮心不惩</p><p>2、主人何为言少钱,()。</p><p>答 案:径须沽取对君酌</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