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1月18日

聚题库
01/1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从性质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p><p>答 案:错</p><p>解 析:(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不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2)应当看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的阵线上说,不再属于旧的、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不能以此推断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为社会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革命的形态决定的,况且中国没有建立过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p><p>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p>答 案:错</p><p>解 析:(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我国开始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p>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p>答 案:对</p><p>解 析: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自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年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自1956年年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  </p><ul><li>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li><li>B: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行</li><li>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行</li><li>D: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行</li></ul><p>答 案:C</p><p>2、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p><ul><li>A: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li><li>B: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li><li>C: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li><li>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p><p>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p><ul><li>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li><li>B: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li><li>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li><li>D: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li></ul><p>答 案:C</p><p>解 析: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使我们不仅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更要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党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3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以及根据这个修正案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li><li>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li><li>C: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li><li>D: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人民政协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p><p>2、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p><ul><li>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li><li>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li><li>C:中国产能向中国效益转变</li><li>D: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li></ul><p>答 案:ABD</p><p>解 析: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故本题答案为ABD。</p><p>3、2023年1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大数据技术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________五大核心领域。  </p><ul><li>A:数据分析</li><li>B:数据流通</li><li>C:数据应用</li><li>D:数据安全</li></ul><p>答 案:BCD</p><p>解 析:2023年1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大数据技术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五大核心领域。故本题答案为BC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人的价值。  </p><p>答 案:(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①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言之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②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言之是指社会对个人满足的程度。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