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财经类》每日一练试题01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就一定违反了会计法律。()
</p><p>答 案:错</p><p>解 析: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法律,就一定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但是,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不一定违反了会计法律。</p><p>2、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是其他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p><p>答 案:错</p><p>解 析: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本题答案为×。</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p><ul><li>A:定期盘点法</li><li>B:与银行核对账目法</li><li>C:实地盘存法</li><li>D:和往来单位核对账目法</li></ul><p>答 案:B</p><p>解 析:银行存款的清查主要是与银行核对账目。</p><p>2、像小米这样的,原本只是线上销售的产品,把产品需求环节变到线下,就成了()
</p><ul><li>A:内容营销+传统零售</li><li>B:体验店+电商</li><li>C:社群营销+传统零售</li><li>D:定制化电商02O</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我国国家预算分为五级,下列选项属于国家预算有()。
</p><ul><li>A:中央预算</li><li>B:省级预算</li><li>C:地市级预算</li><li>D:县市级预算</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国家预算分为五级,包括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地市级预算、县市级预算和乡镇级预算。本题答案为ABCD选项。</p><p>2、下列各项中.属于变造会计 凭证行为的有( )</p><ul><li>A:某公司为一客户虚开假发票一张,并按票面金额的10%收取好处费</li><li>B:某业务员将购货发票上的金额50万元,用”消字灵”修改为80万元报账</li><li>C:某企业出纳将一张报销凭证上的金额7000元涂改为9000元</li><li>D:购货部门转来一张购货发票, 原金额计算有误,出票单位已作更正并加盖出票单位公章</li></ul><p>答 案:BC</p><p>解 析: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采取涂改、挖补以及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A属于伪造的行为; D属于更正的行为,只是这样的更正是错误的,非变造.</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17日,上月收到的面值为256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丙公司账上无钱支付,做收款方的分录。
</p><p>答 案:借:银行存款 25600
贷:应收票据 25600
</p><p>2、本月刘东加工制作玩具110个,计件单价20元/个,验收发现料废品3个,工废品2个,其余为合格品;加工模型180件,计件单价10元/件,验收发现科废品1件,工废品1件,其余为合格品。
要求:计算刘东本月的计件工资总额。
</p><p>答 案:加工玩具的计件工资=(110-2)×20=2160(元) 加工模型的计件工资=(180-1)×10=1790(元)
刘东本月的计件工资总额=2160+1790=3950(元)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购进甲材料30000元,乙材料20000元,丙材料50000元,增值税13000元,运杂费2000元,材料未入库,开具商业汇票支付。(根据材料的买价分配采购费用)
要求:分别计算三种材料的采购成本。</p><p>答 案:运杂费分配率=2000÷(30000+20000+50000)=0.02
甲材料应承担的运杂费=30000×0.02=600元
乙材料应承担的运杂费=20000×0.02=400元
丙材料应承担的运杂费=50000×0.02=1000元
甲材料的采购成本=30000+600=30600元
乙材料的采购成本=20000+400=20400元
丙材料的采购成本=50000+1000=51000元</p><p>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4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销售A产品一批,取得含税收人33.9万元。
(2)将一批B产品作为节日礼品发放给职工,价值10万元。
(4)购进甲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2.6万元。
(5)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2万元。
(6)购进乙货物一批,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万元。
已知增值税税率13%,农产品扣除率9%。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销项税额、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p><p>答 案:销项税额=33.9÷(1+13%)×13%+10×13%=5.2万元
可抵扣进项税额=2.6+2×9%=2.78万元
应纳税额=5.2-2.78=2.42万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