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农林畜牧类》每日一练试题01月14日

聚题库
01/1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责任进行批评教育。(  )  </p><p>答 案:对</p><p>解 析:破环公共秩序违反了道德准则,每个人都有权利进行批评。    </p><p>2、园艺作物主要包括果树、蔬菜、(花卉)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p><p>答 案:对</p><p>3、嫁接技术是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即“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祝福》结尾段写道:“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五更相当于现在的(  )  </p><ul><li>A:1点到3点</li><li>B:3点到5点</li><li>C:5点到7点</li><li>D:7点到9点</li></ul><p>答 案:B</p><p>解 析:五更是凌晨3点至5点。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三更是23点至凌晨1点,四更是1点至3点,五更是3点至5点。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p><p>2、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做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p><ul><li>A: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li><li>B: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li><li>C: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li><li>D: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li></ul><p>答 案:D</p><p>解 析: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是构成推理、命题的要素。概念的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之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含义内容。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对象。D项“长篇小说”与“文学作品”是真包含于关系。    </p><p>3、吸毒会对下列何者产生危害(  )  </p><ul><li>A:个人</li><li>B:家庭</li><li>C:社会</li><li>D:以上都是</li></ul><p>答 案:D</p><p>解 析:吸毒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行为,家庭中一旦现了吸毒者,家便不称其为家了。吸毒会使家庭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会导致自身发生身体疾病,影响生产;造成社会财产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了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旗袍是由满族女装演变而来的传统女装,其特点是_____。(  )  </p><ul><li>A:立领</li><li>B:右大襟</li><li>C:紧腰身</li><li>D:下摆开叉</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旗袍的特点是右大襟或半开襟式,立领盘纽,摆侧开叉,衣料单薄,收腰,无袖或短袖等    </p><p>2、误食下列_____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p><ul><li>A:工业用盐</li><li>B:硫酸铜</li><li>C:工业酒精</li><li>D: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亚硝酸钠有毒,是致癌物质,不能食用.B.硫酸铜是可溶性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食用.C.工业酒精中含有大量的甲醇,甲醇有毒,可以引起失明,不能食用.D.氧化钙误食后,氧化钙遇水放热,具有腐蚀性 不能食用.所以四个选项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p><p>3、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  )  </p><ul><li>A:食用腐烂变质的食品</li><li>B:使用劣质原材料加工食品</li><li>C:没有饭前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li><li>D:自带餐具和餐盒</li></ul><p>答 案:AB</p><p>解 析:食物中毒的病因是: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疾病。故AB正确。</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地膜覆盖在农作物种植上有哪些主要效应?</p><p>答 案:(1)增温效应效应:(2)保墒效应(3)土壤效应;(4)养分效应;(5)抑盐效应</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