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1月13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等七类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犯罪行为。
</p><p>答 案:对</p><p>解 析: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等七类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犯罪行为。</p><p>2、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主要只能通过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半成品作为原材料,从而转移价格、换成利润。()
</p><p>答 案:错</p><p>解 析: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半成品作为原材料,以及下游企业再将产成品提供给销售公司销售。</p><p>3、战略规划是关于公司发展的长期规划,因此必须保持长期固定不变。()</p><p>答 案:错</p><p>解 析:虽然重大的战略规划/决策有时需要提请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但并不意味着战略规划因此保持长期不变。相反,战略规划应当定期审核或修正,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满足利益持有者的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战略规划中的战略风险。</p><p>4、商业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纳入其风险管理体系中,并在资本充足评估和流动性应急预案中适当涵盖声誉风险。()
</p><p>答 案:对</p><p>解 析:2009月1月,巴塞尔协议Ⅱ(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纳入其风险管理体系中,并在资本充足率评估和流动性应急预案中适当涵盖声誉风险。</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 )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p><ul><li>A:流动性比率/指标法</li><li>B:自我评估法</li><li>C:关键风险指标法</li><li>D:因果分析模型</li></ul><p>答 案:A</p><p>解 析:流动性比率/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自我评估法、关键风险指标法、因果分析模型都是用来处理操作风险的。A项正确。故本题选A。</p><p>2、甲企业和乙企业都是商业银行的客户,甲企业的信用等级高于乙企业的信用等级,商业银行对乙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于甲。这种风险管理的策略是()。
</p><ul><li>A:风险分散</li><li>B:风险补偿</li><li>C:风险对冲</li><li>D:风险规避</li></ul><p>答 案:B</p><p>解 析: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或风险规避进行有效管理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p><p>3、( )是交易的一方按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额的金融资产,交付及付款在合约订立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完成。</p><ul><li>A:远期</li><li>B:期货</li><li>C:即期</li><li>D:互换</li></ul><p>答 案:C</p><p>解 析:即期是交易的一方按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额的金融资产,交付及付款在合约订立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完成。即期交易可在世界各地的签约方之间进行,由于时区不同,需要向后推迟若干时间,以执行付款指令及记录必需的会计账目。</p><p>4、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的四个发展阶段依次为()。</p><ul><li>A: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li><li>B: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li><li>C: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li><li>D: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li></ul><p>答 案:A</p><p>解 析: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一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一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一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A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风险对冲对于管理()有很好的作用。</p><ul><li>A:利率风险</li><li>B:汇率风险</li><li>C:股票风险</li><li>D:结算风险</li><li>E:商品风险</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风险对冲能够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ABCE项是市场风险,D项是信用风险。</p><p>2、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 )</p><ul><li>A: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li><li>B:信息科技系统事件</li><li>C: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li><li>D:实物资产损坏</li><li>E:外部欺诈</li></ul><p>答 案:ABCD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