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处所”和“惩处”两个词语中“处”的读音相同。()
</p><p>答 案:错</p><p>解 析:处所[拼音][chùsuǒ]惩处[拼音][chéngchǔ]“处”的读音不同。</p><p>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个句子是感叹句。()
</p><p>答 案:对</p><p>解 析:这个句子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直接抒发内心的真情,是感叹句。</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钓瓷以其古朴的(),精湛的(),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的韵味,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p><ul><li>A:造型;技术</li><li>B:外形;工艺</li><li>C:外形;技术</li><li>D:造型;工艺</li></ul><p>答 案:D</p><p>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造型:塑造物体特有的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外形:外表的形状、样子,与造型相比有已然、静态的特点。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工艺:通常指的是在外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活用品及装饰品这一类实用艺术。根据词语解释及词语搭配,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符合文意;“外形”一般用“优美”之类的词语来形容,而“技术”一般用“高超”来修饰。</p><p>2、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p><ul><li>A:一个暑假的分离对这个牵挂他的姐姐的孩子来说,实在太长了。</li><li>B:校庆庆典一结束,就有两个报社的记者采访我们的校长。</li><li>C:在全班同学中,只有我跟他学过二胡。</li><li>D:打败了对方的篮球队,我们十分高兴。</li></ul><p>答 案:D</p><p>解 析:A、“牵挂他的姐姐的孩子”有歧义:①牵挂他的/姐姐的孩子——孩子“牵挂”的是“他”;②牵挂他的姐姐/的孩子——孩子“牵挂”的是“他的姐姐”。B、“两个报社的记者”有歧义:①两个/报社的记者——记者数目为“两个”,他们到底来自一家报社还是两家报社,没交代;②两个报社/的记者——记者来自两家报社,总共来了多少记者,没交代。C、“我跟他学过二胡”有歧义:“跟”字在该句中既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作介词,该短语意思是“我”在“他”指导下学习二胡;作连词,该短语意思是“我”和“他”两个人都学习过二胡。D、“打败了对方的篮球队”孤立看有歧义,但在“我们十分高兴”这一特定语境中,其含义是明确的,即:〈我们〉打败了对方的篮球队,因而整句语意是明确的。</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完全得体的两项是()
在这个月朗风清、金桂飘香的仲秋之夜,我们诗社有幸邀请到了①“忝列”中国十大朗诵名家的李慕林教授。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教授的②“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古典诗词吟诵方法”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③“真知灼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④“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p><ul><li>A:①</li><li>B:②</li><li>C:③</li><li>D:④</li></ul><p>答 案:BC</p><p>解 析:①句,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此处用在李慕林教授身上,谦敬失当。②句,拨冗莅临:敬辞,拨冗,推开繁忙事务(抽空的意思,多用于客套话);莅临,亲自到达。多指为政者或上级官吏的到来。此处用于李教授的到来,使用正确。③句,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用于形容别人的观点正确,此处使用正确。④句,姑妄听之:谦词,姑且听听(不必信以为真)。此处是让大家认真听李教授的发言,谦敬失当。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C。</p><p>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有()
</p><ul><li>A: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li><li>B: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li><li>C:情景对话:“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li><li>D:回函用语: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li></ul><p>答 案:AB</p><p>解 析:选项C贵庚,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敬辞,问人年龄。贵庚一般是对地位较高的人尊称,是客气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是对有一定年纪的人(三四十岁左右)用,对方年纪更大一些的用“高寿”。在这里对14岁的孩子使用,不得体。选项D中拨冗:(指对方)入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冗,繁忙。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br />(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p><p>答 案:(1)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2)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p><p>2、文中第⑦段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p><p>答 案: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而造成的。</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答 案:竹杖芒鞋轻胜马</p><p>2、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br />而君幸于赵王()</p><p>答 案:被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