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1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含义是相同的。</p><p>答 案:错</p><p>解 析: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在于:①两者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前者是对一切物质表现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后者是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属性等的认识。②前者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它是绝对的,不会被推翻的;后者是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它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故而是可变的,具有相对性。(2)联系在于:前者对后者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后者为前者提供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证明。</p><p>2、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p><p>答 案:错</p><p>解 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是历史唯心主义。(1)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2)唯心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p><p>3、一切现象都是偶然的。</p><p>答 案:错</p><p>解 析:(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①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②二者是统一的,主要表现在:A、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B、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C、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本命题只看到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对立性,否定了二者的统一性,否定偶然性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将一切事物都视为纯粹的偶然性,陷入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p><ul><li>A:改革开放</li><li>B:创新驱动</li><li>C:经济发展</li><li>D:社会稳定</li></ul><p>答 案:A</p><p>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
</p><ul><li>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li><li>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li><li>C: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li><li>D: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错误</li></ul><p>答 案:C</p><p>解 析: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又构成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p><p>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要求是()
</p><ul><li>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li><li>B:以人为本</li><li>C:全面协调可持续</li><li>D:统筹兼顾</li></ul><p>答 案:C</p><p>解 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3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以及根据这个修正案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li><li>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li><li>C: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li><li>D: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人民政协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p><p>2、2023年1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将我国________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其中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p><ul><li>A: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li><li>B:自然景观最独特</li><li>C:自然遗产最精华</li><li>D:生物多样性最富集</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1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其中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故本题答案为ABCD。</p><p>3、2023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认真落实________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p><ul><li>A:节水优先</li><li>B:空间均衡</li><li>C:系统治理</li><li>D:两手发力</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故本题答案为ABC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p><p>答 案:(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稳定是前提、改革足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是有机统一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右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公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整石。(3)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交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讲稳定的重大问题。(4)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问题凸显,不和谐因素增多,民生问题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会丢失百姓信任,社会就会不稳定,所以说这是出发点: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来自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改善民生,就是服务人民的应有之意,所以说这是落脚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