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12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2023年3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分为5个步骤: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p><p>答 案:错</p><p>解 析:2023年3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分为6个步骤: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和督查回访。故本题说法错误。</p><p>2、2023年1月9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消息,2022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多。</p><p>答 案:对</p><p>解 析:2023年1月9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消息,2022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多;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故本题说法正确。</p><p>3、2023年2月8日,国家医保局消息,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p><p>答 案:对</p><p>解 析:2023年2月8日,国家医保局消息,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已全部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中药三药三方和阿兹夫定片已正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等药品临时性(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故本题说法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是()
</p><ul><li>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li><li>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li><li>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li><li>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li></ul><p>答 案:C</p><p>解 析:A选项是关于联系的观点,B选项是关于要全面的看问题,C选项是关于量变和质变的问题。D选项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p><p>2、在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党的十七大指出()。
</p><ul><li>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li><li>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li><li>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li><li>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li></ul><p>答 案:D</p><p>解 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p><p>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
</p><ul><li>A:全球共同体</li><li>B:全人类共同体</li><li>C:人类命运共同体</li><li>D:人类社会共同体</li></ul><p>答 案:C</p><p>解 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的泥潭。
</p><ul><li>A:制度失灵</li><li>B:治理缺位</li><li>C:族群撕裂</li><li>D:社会动荡</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制度失灵、治理缺位、族群撕裂、社会动荡的泥潭。故本题答案为ABCD。</p><p>2、2023年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________的事
</p><ul><li>A:打基础</li><li>B:利长远</li><li>C:出实效</li><li>D:创实绩</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故本题答案为ABCD。</p><p>3、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p><ul><li>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li><li>B: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i><li>C: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i><li>D: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i></ul><p>答 案:ABD</p><p>解 析: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首批3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标志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改革任务实现了落实落地,将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产权支撑。故本题答案为AB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p><p>答 案: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A、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B、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