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英语
>精选习题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2月30日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2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辛弃疾的词集是()。</p><ul><li>A:《东坡词》</li><li>B:《漱玉词》</li><li>C:《乐章集》</li><li>D:《稼轩词》</li></ul><p>答 案:D</p><p>解 析: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的词集为《稼轩词》。A项,《东坡词》的作者是苏轼;B项,《漱玉词》是李清照的词集;C项,《乐章集》是柳永的词集。</p><p>2、《前赤壁赋》的作者是()。</p><ul><li>A:苏轼</li><li>B:苏洵</li><li>C:苏辙</li><li>D:辛弃疾</li></ul><p>答 案:A</p><p>解 析:《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作者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虽免一死,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窘迫,没有自由。他在政治失意、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寄情诗酒,放浪山水,曾两次泛舟赤壁,写了两篇文赋,此为前一篇。</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写出这首诗中表示诗人心情压抑悲愤的两个典型细节。</p><p>答 案:(1)“停杯投箸”,是指诗人心情愁烦使得自己放下杯筷,不愿进餐。(2)“拔剑四顾”,是指诗人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p><p>2、找出第四段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本体和喻体。</p><p>答 案:(1)第四段中的比喻句为: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喻体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在这里,孟子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与人祸,是对人类智慧与生存能力的严峻挑战。与其坐以待毙,事后问责,不如未雨绸缪,事先预防。<br />请以“防患于未然”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在事故或灾祸在其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居安思危,在顺境中发现危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即中心论点,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写作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经典事例】<br />1.狡兔三窟。<br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r />3.(反例)“曲突徙薪”的故事,亡羊补牢的故事。<br />4.作为地震多发国的日本,由于有较好的预警措施和防震设施,因地震造成的伤亡相对较少。<br />【名人名言】<br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br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br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br />4.智者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用事故总结经验。——佚名<br />5.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谚语</p><p>2、根据要求作文。韩愈的文学主张是“惟陈言之务去”,这里的“陈言”指的是“陈词熟语”,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br />请以“陈言之务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作文,800字以上。</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陈言之务去是说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陈言之务去”这种思想不仅仅可以指写作,也可以将它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转化为“创新”,可分别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国家多个层面进行论证。但是,应注意要联系“陈言”讲“创新”,正确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关系。【经典事例】<br />1.创新的思维使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br />2.苹果手机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br />3.2000年美国兴起了网络热,“网络创新”成为时髦。据说这种新经济的效益可以几十倍、几百倍于传统经济,它替代传统经济是早晚的事。于是,网络概念的股票炙手可热、一飞冲天。在这场新潮中,巴菲特持观望态度,于是有人就说巴菲特“过时了”,跟不上时代潮流和市场变化。但他仍然不为所动,坚持看不懂的决不投资。巴菲特一贯坚持传统的价值投资法则,以美国长期国债为贴现率依据,计算一个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能够高于这个无风险的收益,坚守安全边际,决不支付过高的所谓“高增长”的对价。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看似有点“老土”的守旧派却战胜了市场,取得了长期优良的投资回报和人们广泛的尊敬。<br />【名人名言】<br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br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br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br />4.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陈国达<br />5.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洛克菲勒</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按段落序号用“||”标出。</p><p>答 案:①||②③</p><p>2、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p><p>答 案:形成鲜明对比、加强反讽效果,塑造人物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