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12月10日

聚题库
12/1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企业生产并外输能源产生的碳排放, 包括输出燃料、 电力和蒸汽等产生的碳排放属于特殊排放。</p><p>答 案:对</p><p>2、外购蒸汽属于其他间接排放范围。</p><p>答 案:错</p><p>3、核查者应评估在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的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支持温室气体声明,核查者在评估收集的证据时应考虑实质性。</p><p>答 案:对</p><p>4、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博弈是由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所决定的。</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该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于每年()前报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p><ul><li>A:12月31日</li><li>B:1月31日</li><li>C:2月28日</li><li>D:3月31日</li></ul><p>答 案:D</p><p>2、现场核查的目的是通过现场观察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查阅排放设施运行和监测记录、查阅活动数据产生、记录、汇总、传 递和报告的信息流过程、评审排放因子来源以及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会谈,判断和确认重点排放单位报告期内的()。</p><ul><li>A:总的排放量</li><li>B:预计排放量</li><li>C:实际排放量</li></ul><p>答 案:C</p><p>3、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p><ul><li>A:巴厘岛</li><li>B:多伦多</li><li>C:日内瓦</li><li>D:哥本哈根</li></ul><p>答 案:C</p><p>4、下列哪些属于间接排放源范畴?</p><ul><li>A:企业燃煤锅炉</li><li>B:企业外购电力</li><li>C:企业工业废水厌氧处理</li><li>D:企业运输叉车</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2、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p><ul><li>A:ISO14064-1</li><li>B:ISO14064-2</li><li>C:ISO14064-3</li><li>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li></ul><p>答 案:AD</p><p>3、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4、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p><ul><li>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li><li>B:孰料烧结技术</li><li>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li><li>D:循环流化床技术</li></ul><p>答 案:A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石油天然气等十四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报告主体问题不是很清楚,界定不是很清晰。</p><p>答 案:公共建筑排放的报告主体是公共建筑的运营者,即公共建筑的业主,或者业主的委托代理人,即物业公司。公共建筑运营的排放范围为:公共建筑边界内的排放。公共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旅馆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用房(机场、车站建筑等)等。由于机场企业、陆上交通行业有核算方法学和报告指南,这两个行业可以排除在外,分别使用各自行业的核算方法学和报告指南。公共建筑的排放,是公共建筑运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排放量的一部分。公共建筑运营企业(事业)单位在公共建筑物之外,可能存在排放,如车辆运输的排放等。</p><p>2、碳金融包含了 市场、 机构、 产品和服务等要素, 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灾害管理三重目 标提供了 一个有效的途径, 请简要说一下它的四项主要功能?</p><p>答 案:一是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 <br />二是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 <br />三是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 <br />四是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br />背景分析: <br />( 1) 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 碳货币 化程度提高,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的有效手段。 <br />( 2) 项目 融资、 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具有动员 金融资源、 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能力, 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惯性, 使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 <br />( 3) 气候变化增加了 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 不同产业受到的影响和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都要通过金融市场这个载体来转移和分散气候风险。 巨灾债券发挥了 资本市场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 使风险从保险业向资本市场转移。 <br />( 4) 碳交易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在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的同时, 促进减排的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据世界银行估计, 从 2007 年到 2012 年, 清洁发展机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约 40 亿美元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一般会形成 6 倍到 8 倍的投资拉动效应。</p><p>3、请简述三类温室气体活动数据并按数据质量递减排列。</p><p>答 案:温室气体活动数据分为下列3类,数据质量依次递减:<br />A)连续测量的数据:仪器不间断测量的活动数据;<br />B)间歇测量的数据:仪器间歇工作测量的活动数据;<br />C)自行推估的数据:未经仪器测量的、根据一定方法自行推估的活动数据。</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