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10日

聚题库
12/1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击。通过打击,揭露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使犯罪分子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通过打击,辨别真伪,确保无罪者不受法律追究。()</p><p>答 案:错</p><p>解 析:题干“通过打击,辨别真伪,确保无罪者不受法律追究”的说法显然错误,打击是单方面的,不能实现“辨别真伪”的目标。</p><p>2、人民法院判决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被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因程序违法被撤销的除外。()</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第九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重新作出的行政行为与原行政行为的结果相同,但主要事实或者主要理由有改变的,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撤销被诉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不受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限制”。因此,具体行政行为因违反法定程序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与被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故本题判断正确。</p><p>3、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p><p>4、扣押期限为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p><ul><li>A:V</li><li>B:X</li></ul><p>答 案:对</p><p>5、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p><ul><li>A:V</li><li>B:X</li></ul><p>答 案:对</p><p>6、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分离的一项工作。</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一项工作。</p><p>7、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要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p><p>答 案:对</p><p>解 析: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必须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p><p>8、打击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p><p>答 案:错</p><p>解 析: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建设是落实理综合治理的关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有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有()。</p><ul><li>A: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li><li>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li><li>C: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li><li>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第十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持刀的孕妇不符合使用武器的情形,不得使用武器。本题答案为D</p><p>2、下列关于刑事案件管辖说法错误的是()。</p><ul><li>A: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li><li>B: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适宜的,可由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li><li>C:几个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li><li>D:如果管辖权不明或有争议时,由检察院指定的公安机关管辖</li></ul><p>答 案:D</p><p>解 析:刑事案件的管辖,由公安机关负责,管辖区不明或有争议时,也是由上级公安机关来指定,与检察院无关,D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对管辖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p><p>3、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赔偿金最高额为()。</p><ul><li>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li><li>B: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li><li>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li><li>D: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br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p><p>4、甲教唆乙实施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被公安机关査获,公安机关对甲乙二人的处罚为()  </p><ul><li>A:从重处罚甲,同时处罚乙</li><li>B:从重处罚乙,同时处罚甲</li><li>C:给予甲乙二人相同的处罚</li><li>D:以上答案都不对</li></ul><p>答 案:A</p><p>5、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p><ul><li>A:群众路线</li><li>B:组织路线</li><li>C:政治路线</li><li>D:思想路线</li></ul><p>答 案:A</p><p>解 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说明了群众路线是我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p><p>6、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p><ul><li>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li><li>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li><li>C:理性认识是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li><li>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n是人本能的反映</li></ul><p>答 案:B</p><p>7、下列不属于治安行政处罚的是()。</p><ul><li>A:行政拘留</li><li>B: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li><li>C:罚金</li><li>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li></ul><p>答 案:C</p><p>解 析: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等。</p><p>8、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以( )名义开展工作。</p><ul><li>A:执政党</li><li>B:人民</li><li>C:国家</li><li>D:法律</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 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强制的权力。下列属于刑事强制权的有( )。</p><ul><li>A: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li><li>B: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li><li>C: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li><li>D: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决定逮捕</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刑事强制权包括有权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此处的“逮捕”是指提请逮捕和执行速捕,而是否批准逮捕的权力在检察机关。</p><p>2、 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p><ul><li>A:经济管理职能</li><li>B:社会服务职能</li><li>C:专政职能</li><li>D:民主职能</li></ul><p>答 案:CD</p><p>解 析: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p><p>3、 我国的公安机关是( )。</p><ul><li>A:国家治安行政机关</li><li>B:国家刑事司法力量</li><li>C:立法机关</li><li>D:检察机关</li></ul><p>答 案:AB</p><p>解 析: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力量。</p><p>4、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p><ul><li>A: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拘留</li><li>B:刑讯逼供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li><li>C:以殴打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li><li>D: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条件有:</p><ul><li>A:损害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而造成的</li><li>B:损害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而造成的</li><li>C:损害是直接的,现实已经产生的</li><li>D:国家赔偿法规定需要赔偿的</li><li>E:无须赔偿精神损失</li></ul><p>答 案:BCD</p><p>解 析:A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五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B、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在国家行政赔偿中,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过程中造成的损害,损害必须是直接的、现实的损害,行使职权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国家赔偿法规定需要承担赔偿责任。E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三十五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故本题选BCD。</p><p>6、警察两种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p><ul><li>A: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li><li>B: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li><li>C: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前提</li><li>D:警察的这两种职能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政治镇压职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li></ul><p>答 案:ABD</p><p>7、《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忠诚可靠的要点包括()。</p><ul><li>A:听党指挥</li><li>B:甘当公仆</li><li>C:热爱人民</li><li>D:忠于法律</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忠诚可靠的要点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p><p>8、以下关于特邀监督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特邀监督员有权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对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li><li>B:聘请特邀监督员工作是健全公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件大事</li><li>C: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评议,是特邀监督员的职责之一</li><li>D:特邀监督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根据《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工作规定》,特邀监督员的职责有以下四项:一是对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履行职责、执法执勤和遵纪守法等情况实施监督;二是反映、转递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三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四是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评议。因此C项正确。聘请特邀监督员工作是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因此B项错误。特邀监督员有下列五项职权: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公安机关了解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二是可以参加公安机关召开的队伍建设的有关会议,听取情况通报;三是可以向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了解所反映和转递的检举、控告和建议、意见等事项的办理情况;四是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对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的视察活动;五是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有关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故A项正确、D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包括那些方面?</p><p>答 案:一、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二、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执法监督。三、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四、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督。</p><p>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哪些权限?</p><p>答 案: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二、实施行政处罚。三、按照规定使用武器。四、执行部分刑罚。</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理?</p><p>答 案: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p><p>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什么措施?</p><p>答 案:行政处罚。</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什么?</p><p>答 案:一、警衔津贴。二、其他津贴。三、补贴。四、保险福利待遇。</p><p>6、人民警察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怎样处罚?</p><p>答 案: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