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面试
>精选习题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2月08日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2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p><p>答 案:错</p><p>解 析:《念奴娇 ·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词作,并非散文。</p><p>2、会议纪要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组是()
“真”是评论家的态度、精神,“准”是评论家的能力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评论家,创作者会视其为良师益友。
①精准的批评能力源于评论家广博深厚的学识修养,如此,可眼光独到,抓住作品的精粹与要害
②没有“准”的审美眼光,态度端正也无法对作品作出精辟的分析
③没有“真”的精神,纵有精到的见解也不会直言
④精准戏剧批评的最难处,是要为创作者提供修改提高的行之有效的思路与建议
⑤要能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设身处地,根据题材的可能和现有作品的实际提出可供参考、可供采纳的修改建议
⑥这种批评能力也来自评论家对作品的深入剖析与整体把握,如此,则能够条分缕析,具体评价作品的优劣得失
</p><ul><li>A:③①②④⑥⑤</li><li>B:②③④⑤①⑥</li><li>C:③②①⑥④⑤</li><li>D:②④⑤①③⑥</li></ul><p>答 案:C</p><p>解 析:由语段第一句可知,接下来应该紧跟“真”的精神和“准”的审美眼光,且应该“真”在前,“准”在后,排除B、D两项。⑥中“这种批评能力”对应①句中“精准的批评能力”,故①⑥相连,①在⑥前。排除A项。</p><p>2、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古希腊的石头》—冯骥才—散文</li><li>B:《窦娥冤》—关汉卿—戏剧</li><li>C:《兰亭集序》—王羲之—诗歌</li><li>D:《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散文</li></ul><p>答 案:C</p><p>解 析:C项,《兰亭集序》—王羲之—序。</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p><p>答 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p><p>2、《荷塘月色》的作者是(),代表作品有《()》《()》。
</p><p>答 案:朱自清;背影;春</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针对近期学校食堂内同学们食物浪费严重的现象,请你以计算机(1)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写一则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节约粮食。发起倡议的时间为2024年3月10日。</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bfaf0da1d7.png" /></p><p>2、2020年5月30日,李丰代表启智中学图书馆接收了爱心书社捐赠的“中学生必读丛书”200套,共计2000本。请你以经手人李丰的名义,为爱心书社出具一份收条。(200字以内)</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bfbb2bb4c5.png"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请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为首句,扩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70个字左右。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 案:我们应该感恩每一滴水,是它们滋润了干涸的大地;我们应该感恩每一棵树,是它们为我们带来了绿荫;我们应该感恩每一粒粮食,是它们延续了我们的生命。</p><p>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绍兴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的“越读越有味·全民读好书”主题活动推进暨绍兴市阅读联盟启动仪式在越城区沈园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绍兴市阅读联盟”LOGO、微信公众号以及全市主要阅读组织分布图,新成立的绍兴市阅读联盟向全社会发出“全民读好书”倡议。首批阅读联盟共吸纳全市82家读书会和阅读组织参加,各成员单位互联互通,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合力共建“书香绍兴”。</p><p>答 案:阅读联盟发出倡议书香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