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英语
>精选习题
>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2月07日
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2月0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p><ul><li>A:登高临远</li><li>B:睹物思人</li><li>C:雨洒江天</li><li>D:佳人颙望</li></ul><p>答 案:A</p><p>解 析: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登高临远,在全词的结构上起的作用承上启下,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br />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p><p>2、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p><ul><li>A:尽管、甚至、而且</li><li>B:甚至、即使、况且</li><li>C:尽管、即使、况且</li><li>D:即使、甚至、而且</li></ul><p>答 案:D</p><p>3、对“人造金属”导电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人造金属”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li><li>B:“人造金属”在常温下的导电率比金属在常温下的导电率高。</li><li>C:温度越高,有时导电性越强。</li><li>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温度略比常温高。</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我”从“迷惑”到能够“大踏步归来”,说明了什么道理?</p><p>答 案:要把希望寄托于自身,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环境、创造光明。
</p><p>2、作者认为“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对宋诗评价,作者的“适当的比例感”表现在哪里?(不超过40个字)
</p><p>答 案:可以夸奖宋诗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但无须夸张、夸大它。
</p><p>3、把文中括号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p><p>答 案:推测王先生的意思,难道是喜爱别人的优点,以至于虽然只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连带重视他的故迹吗?也许想推广他的事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br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br />要求: <br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br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br />(3)题目自拟。 <br />(4)不少于800字。</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p><p>答 案:作文略</p><p>3、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br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br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p><p>答 案:请自行作答。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p><p>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