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如需检查公民住所,可当场检查后补办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査证明文件。</p><p>答 案:错</p><p>2、强制执行申请书应由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名。</p><p>答 案:对</p><p>3、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人民法院自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后,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受理。</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4条第(2)项规定,自诉案件,但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p><p>4、证据保全决定书和证据保全清单可单独使用。</p><p>答 案:错</p><p>5、对于组织. 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p><p>答 案:对</p><p>6、当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型文娱、体育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p><p>答 案:错</p><p>7、共同述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p><p>答 案:对</p><p>8、强迫被害人卖淫过程中,抢劫被害人财物的,以强迫卖淫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 )</p><ul><li>A:某市交通管理局发布了小客车实行按单双号分日上路行驶的通知,并据此对钱某汽车给予处罚</li><li>B:某乡政府发布通告劝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农作物的行为</li><li>C:某乡政府对一村民焚烧秸秆行为予以罚款</li><li>D:某环保局对烧烤鸡粪严重污染环境的加工厂采取措施,强行拆毁其设备</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B选项属于行政指导,因为没有行政强制性,故不能复议。</p><p>2、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的是()。</p><ul><li>A:维护国家统一</li><li>B:维护国家安全</li><li>C:维护国家主权</li><li>D:维护国家独立</li></ul><p>答 案:B</p><p>解 析: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故本题答案为B。</p><p>3、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p><ul><li>A:3日内</li><li>B:7日内</li><li>C:10日内</li><li>D:15日内</li></ul><p>答 案:D</p><p>4、甲因失恋对社会心生不满,在街道上用刀片偷划他人身体,一个月内划伤20余人,其中二人被划成轻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p><ul><li>A:寻衅滋事罪</li><li>B:故意伤害罪</li><li>C:侮辱罪</li><li>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li></ul><p>答 案:B</p><p>解 析: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本题中甲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属于故意伤害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题中甲偷划他人身体的行为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故不构成该罪。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甲的行为不足以构成寻衅滋事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甲的行为也不构成该罪。所以该题选B。</p><p>5、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p><ul><li>A:公安机关</li><li>B:检察机关</li><li>C:人民法院</li><li>D:国务院</li></ul><p>答 案:B</p><p>6、下列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是()。</p><ul><li>A:某电视台为了报道油画展览盛况在电视新闻中播放展览的油画</li><li>B:某教授在世纪论坛的演讲词被电台全文报道</li><li>C:法院为了查证将张某的文章复制三十三篇</li><li>D:出版社将蒙文作品翻译成汉文在国内出版发行</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p><p>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罪犯不得假释的是()</p><ul><li>A:甲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li><li>B: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li><li>C: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li><li>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p><p>8、孙某要县税务局公开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情况的信息,县税务局作出拒绝公开的答复,孙某向市税务局申请复议,市税务局维持了县税务局的决定。孙某向法院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ul><li>A:被告是县税务局</li><li>B:被告是县税务局或市税务局</li><li>C:市税务局所在地的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li><li>D:如果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县税务局改变了具体行政行为,视为案件自动撤销</li></ul><p>答 案:C</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A、B两项说法错误。第十八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C项说法正确。第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D项说法错误。所以该题选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実清楚,证据确凿,处()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岀治安管理处罚决定。</p><ul><li>A:警告</li><li>B:处分</li><li>C:扣分</li><li>D:200元以下罚款</li></ul><p>答 案:AD</p><p>2、社会治安状况信息包括()。</p><ul><li>A:群体性事件</li><li>B:群众安全感情况</li><li>C:群众満意度情况</li><li>D:群众收入情况</li></ul><p>答 案:ABC</p><p>3、再审程序应当提起和开始的根据有()。</p><ul><li>A:当事人的申诉</li><li>B:人民检察院的抗诉</li><li>C: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li><li>D:同级人大代表提出议案</li><li>E:律师的法律意见</li></ul><p>答 案:BC</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由此可见,再审程序的启动有两种情况:(1)法院系统内发现错误判决和裁定,由法院作出再审决定;(2)检察院发现法院作出错误判决和裁定,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再启动再审。故B项、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由此可见,当事人的申诉并不意味着立即引起再审程序,上述司法机关在接受了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申诉之后,要对其提供的材料包括证据进行审查,因此A项错误。D项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应该经过法定程序才有可能启动再审程序,仅仅是提出议案是不能启动再审程序的,排除。E项律师的法律意见没有法律效力,不会引起再审程序,排除。</p><p>4、刑事诉讼中,为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的保证人,需具备相应条件.保证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p><ul><li>A:有固定住处和收入</li><li>B: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li><li>C:与木案无牵连</li><li>D: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li></ul><p>答 案:ABCD</p><p>5、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应当履行的义务有:()。</p><ul><li>A: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li><li>B:在行政复议过程中,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li><li>C:不得阻挠或者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li><li>D:认为行政复议决定正确的,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行政复议决定有异议的,向行政复议机关或行政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申诉,行政复议决定暂缓履行</li></ul><p>答 案:ABC</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3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故A项正确。第24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故B项正确。第36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提出书面答复或者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或者阻挠、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进行报复陷害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C项正确。第32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同时,第31条第3款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p><p>6、 在共同犯罪的形式中,按照各个共同犯罪人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 )。</p><ul><li>A:主犯</li><li>B:牵连犯</li><li>C:从犯</li><li>D:教唆犯</li><li>E:胁从犯</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刑法》第26条第丨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与共同犯罪无关所以不选。</p><p>7、毒品主要包括:()、可卡因等。</p><ul><li>A:鸦片</li><li>B:吗啡</li><li>C:海洛因</li><li>D:大麻</li></ul><p>答 案:ABCD</p><p>8、犯罪既遂的种类()。</p><ul><li>A:结果犯</li><li>B:行为犯</li><li>C:危险犯</li><li>D:举动犯</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p><p>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p><p>2、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p><p>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p><p>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p><p>3、什么是商业贿赂?。</p><p>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p><p>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p><p>答 案:商业秘密</p><p>5、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p><p>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p><p>6、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p><p>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br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br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