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12月0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甲-乙-丙沿线的温度变化状况是()
</p><ul><li>A:持续升高</li><li>B:持续降低</li><li>C:先升后降</li><li>D:先降后升</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甲海域的温度为18℃~22℃,乙海域的温度为26℃~30℃,丙海域的温度为22℃~26则甲-乙-丙沿线的温度变化状况为先升后降。</p><p>2、如今“崩科”难以大量建造的原因最可能是()</p><ul><li>A:建筑工艺失传</li><li>B:建造成本过高</li><li>C:建材质量下降</li><li>D:自然灾害减少</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崩科”大量消耗木材,对高原地区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也不满足高烈度区抗震设防要求,因此如今不再大量建造。</p><p>3、下列城市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p><ul><li>A:烟台、青岛</li><li>B:上海、广州</li><li>C:秦皇岛、武汉</li><li>D:大连、哈尔滨</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海港和河港等知识点。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两个港口既是海港,又是河港。</p><p>4、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根本原因是()</p><ul><li>A:欧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li><li>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li><li>C:与美、日分庭抗礼</li><li>D:摆脱美国的控制</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p><p>5、四幅气候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反映我国拉萨气候特点的是()。</p><ul><li>A:<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1266b9716947251.png' /></li><li>B:<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1266b9716e29c02.png' /></li><li>C:<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1266b971730f4f6.png' /></li><li>D:<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1266b97176d3c39.png' /></li></ul><p>答 案:D</p><p>解 析:该题主要考查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在我国空间分布的能力。根据附图中水热组合状况,可以确定A为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B为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分布于西北内陆的干旱气候,D为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高原气候,夏季气温在20%以下,符合拉萨气候特点。故D选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p><p>答 案:(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p>2、读下图,分析下列问题<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3/276421346d8f688.png" />(1)气候类型①()气候,其分布抵西海岸的原因除了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由于西岸受(洋流)的影响<br />(2)②()气候,③()气候④()气候⑤()气候<br />(3)气候④与⑤纬度位置相似,皆位于海边,而气候类型不同,其原因是东西两岸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东岸受()风影响,而西岸夏季受()控制,冬季受()风影响<br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有()和()</p><p>答 案:(1)热带沙漠;西澳大利亚寒流(2)热带草原;温带海洋性;地中海;亚热带季风气候(3)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西<br />(4)坐在矿车里的;煤;铁</p><p>解 析:本题是对澳大利亚地理的综合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是在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多样。(1)问中,气候类型①分布到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是除了受大气环流的影响,还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寒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3)问中,④与⑤都属于亚热带气候,⑤位于大陆东岸,西部是大分水岭,夏季这里盛行经过过东澳大利亚暖流上空的偏东风,多地形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北移,这里多偏西风,有较多锋面雨。(4)问中,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矿产品出口国,矿产品出口值在国家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煤的产量居南半球各国首位,铁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p><p>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出现了灾难性的风暴,一天之内抛售了1600多万股。到11月,纽约股市的各种股票损失达260多亿美元。1933年初,美国银行已有半数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引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也发生经济危机,接着,英、日等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br />1929年至193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br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br />(1)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br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美国是如何渡过危机的?(要答出在哪几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p><p>答 案:(1)特点: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各个行业,生产危机和金融信用危机同时发生。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破坏性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2)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第二年,他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渡过经济危机。①整顿金融:下令全国银行休业四天,情况良好的可重新开业;情况不佳的被勒令清盘。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障存款人的存款。②调整农业。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③调整工业。根据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案,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制订全行业遵守的公平经营规章。这个法案保障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通过自选代表同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工人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水平。根据这个法案,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公共建设工程,提供人民就业机会。</p><p>4、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p><p>答 案:秦始皇的功:(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文化上,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军事上,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的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把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加在劳动人民的头上,实行“族诛”等严酷的法律,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他死后不久农民起义爆发了,秦朝短命而亡。</p><p>5、中国同盟会是何时、何地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何意义?它的政治纲领是什么?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p><p>答 案:(1)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2)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它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