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12月06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计算方法对碳排放进行量化的活动称为碳排放核算。</p><p>答 案:对</p><p>2、核查机构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保密性。</p><p>答 案:对</p><p>3、活动数据指企业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活动程度的测量值,如燃料的消耗量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量、产品或半成品产出量等。</p><p>答 案:对</p><p>4、电站锅炉、 发电内燃机、工业熔炉、 工业窑炉、 叉车等属于直接排放固定/移动燃烧源。</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p><ul><li>A:巴厘岛</li><li>B:多伦多</li><li>C:日内瓦</li><li>D:哥本哈根</li></ul><p>答 案:C</p><p>2、不属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特点的是()</p><ul><li>A:真实性</li><li>B:可测量性</li><li>C:额外性</li><li>D:广泛性</li></ul><p>答 案:D</p><p>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碳资产?</p><ul><li>A:碳排放配额</li><li>B:核证减排量CER</li><li>C: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li><li>D:二氧化碳</li></ul><p>答 案:D</p><p>4、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 ), 最好是“零排放”, 前者是“资源节约”, 后者是“环境友好”, 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 好字优先。</p><ul><li>A:资源越多越好, 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li><li>B:资源越少越好, 产生的污染越多越好</li><li>C:资源越少越好, 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p><ul><li>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li><li>B:孰料烧结技术</li><li>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li><li>D:循环流化床技术</li></ul><p>答 案:ACD</p><p>2、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3、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4、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p><ul><li>A:ISO14064-1</li><li>B:ISO14064-2</li><li>C:ISO14064-3</li><li>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li></ul><p>答 案:A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报告主体租赁了别人的设备,或自己的设备租赁给别人,或某项生产活动外包给别人,是否纳入报告范围?</p><p>答 案:按照运营控制权法,租赁来的设备和从其他报告主体外包来的生产活动所对应的排放应该纳入报告范围;租赁出去的设备和外包出去的生产活动所对应的排放不纳入报告范围。</p><p>2、核查机构如何对核查结果进行审查?</p><p>答 案:核查中,可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如对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抄写错误;对历史数据进行验算;或对证明某项活动的文件进行交叉检查。<br />a)寻求根据:通过追溯原始数据的书面材料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中的错误。例如:对用来计算报告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外购燃油数量,通过付款部门保存的供方发票进行核实。由此断定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都是有依据的。<br />b)验算:检查计算是否正确。<br />c)数据追溯:通过交叉检查原始数据记录检查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例如:对测量多个排放源所测得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便核查者核实所有排放源都纳入了清单之内。<br />d)确认:寻求独立第三方的书面确认。这可以用于核查者无法进行实际观测的情况,例如:对流量计的校准。</p><p>3、请简述温室气体量化步骤。</p><p>答 案:选择量化方法、收集活动数据、确定排放因子、计算排放量、汇总排放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