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2月04日

聚题库
12/0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会议纪要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p><p>答 案:对</p><p>2、《六国论》和《过秦论》的“论”都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对⑧段画线句子中“微苦”“甜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微苦在于背井离乡之苦。</li><li>B:微苦在于流光如逝之憾。</li><li>C:甜美在于童年生活之趣。</li><li>D:甜美在于周游世界之乐。</li></ul><p>答 案:D</p><p>解 析:“甜美”主要在于对故乡小月亮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与留恋,而不在于“周游世界之乐”。</p><p>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li><li>B:这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很快就在《新浪网》曝光了。</li><li>C: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li><li>D: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li></ul><p>答 案:C</p><p>解 析:A项,句内括号应紧贴被解释的词,所以括号应放在“版面”后;B项,“新浪网”为网址名,应用引号;D项,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应将前两个问号改为逗号。</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p><p>答 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p>2、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p><p>答 案: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教师节恰逢小明的班主任王老师生日,请以小明的名义给王老师拟一条表达感恩和祝福的微信。要求:行文中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不少于50字。</p><p>答 案:尊敬的王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也是您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衷心感恩您用质朴的情怀温暖学子的心灵,愿今后所有的美好幸福都与您相伴。  </p><p>2、下面是一个学生的寒假英语学习计划,请指出它的主要缺点。<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9/0766dbff8484155.png" /></p><p>答 案:(1)标题应写出计划的内容,必要时还应写上时限;(2)前言不必写计划的重要性,而应写明制订计划的目标;(3)没有实施计划的具体时间;(4)措施不明确;(5)落款无时间。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分析“无边”“不尽”两个词的妙用。  </p><p>答 案:①“无边”指没有边际,“不尽”指没有穷尽,两个词使“萧萧下”“滚滚来”更加形象,诗的境界更加深远,让读者在萧萧落木和滚滚长江的景色中品味出诗人韶光易逝的感伤,长年漂泊的忧愁。②与下联“万里”“百年”相呼应,使诗人的悲秋之感更显绵长久远,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用语精确恰当。</p><p>2、仿照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陶渊明在南山脚的余晖下,采菊东篱,以释然诠释了生命的闲适。 材料:浪涛、喧嚣、呜咽 借豪放解读、用真情感悟、以傲骨见证 泪湿青衫、引吭高歌、情钟莲花 赤壁前世俗声、琵琶声  </p><p>答 案: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周敦颐在世俗声的喧嚣中,情钟莲花,以傲骨见证了坚贞的珍贵。 苏东坡在赤壁前的浪涛下,引吭高歌,借豪放解读了生命的旷达。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