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2月03日

聚题库
12/03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描绘出一幅山中拂晓的画面:秋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p><p>答 案:错</p><p>解 析: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氛围中。故错误</p><p>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散文总集。()  </p><p>答 案:错</p><p>解 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p><ul><li>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li><li>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li><li>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li><li>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li></ul><p>答 案:B</p><p>解 析:A项:“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图书馆比作人类智慧的结晶,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图书馆的重要性。B项:“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是反问,但是这句的设问不符合实际,故使用的不恰当。C项:“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叶片及繁花给我的书房所带来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万物的喜爱。D项:“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将盛开的藤萝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p><p>2、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p><ul><li>A: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li><li>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li><li>C: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li><li>D: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li></ul><p>答 案:B</p><p>解 析:ACD项比喻。B双关。“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为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br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象,可是他仍然没有能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p><ul><li>A: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li><li>B:指人类从不同的空间角度发现和描述的许多不同的世界</li><li>C:指被改造了的,呈现崭新姿态的世界</li><li>D: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li><li>E: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li><li>F:幻想中可能出现的理想世界</li></ul><p>答 案:ADE</p><p>解 析:根据前文“发现并描述”可知,“不同的世界”是“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根据“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可知“新的世界”是“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可能的世界”是“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p><p>2、下列诗句,不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是()  </p><ul><li>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li><li>B: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li><li>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li><li>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li></ul><p>答 案:BC</p><p>解 析:本题考查背诵名句名篇的能力。B、C项,均出自《琵琶行》。A、D均出自《春江花月夜》。故选B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把下面括号的长句改写成短句,并使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有人把学习基础知识比作从“一”做起。(没有第一块基石、第一条小溪、第一步前进,就没有高楼的耸立、滔滔的大河、万里的征程。)</p><p>答 案:没有第一块基石就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第一条小溪就没有滔滔的大河,没有第一步前进就没有万里的征程。</p><p>2、对材料中第①段括号中的句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说说自己的观点。</p><p>答 案:蒋干自认为同周瑜有很深的交情,再加上自己的口才,因此充满了自信。</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承相祠堂何处寻,()。</p><p>答 案:锦官城外柏森森</p><p>2、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br />大王来何操()</p><p>答 案:宾语前置</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