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二级
>精选习题
>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2日
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0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鱼类比贝类中牛磺酸含量高。()</p><p>答 案:错</p><p>解 析:在贝类肉质中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其含量普遍高于鱼类,尤以海螺、毛蚶和杂色蛤为最高,每百克新鲜可食部中含有牛磺酸500~900mg。</p><p>2、老年人钙的补充宜多,每日摄人钙的总量应超过2g。()</p><p>答 案:错</p><p>解 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老年人钙的RNI为800~1000mg/日,应以食物钙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来源,其次为大豆及其制品、深绿色叶菜、海带、虾皮等。老年人钙的补充不宜过多,每日摄入钙的总最不应超过2g。</p><p>3、在进行居民健康调查问卷时,电话调查回收率、准确性最高。面对面调查,自填式调查和信函调查覆盖面广,但回收率较低。()</p><p>答 案:错</p><p>解 析:在进行居民健康调查问卷时,面对面调查形式比较灵活,对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要求不高,问卷回收率较高,准确性也较高;自填式调查一般较节省时间、人力及物力,但问卷回收率较低,内容也不够准确;信函调查和电话调查覆盖面比较广,但回收率较低。</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并富余()。</p><ul><li>A:2%</li><li>B:5%</li><li>C:8%</li><li>D:10%</li></ul><p>答 案:B</p><p>解 析:当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时为零氮平衡,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并富余5%。</p><p>2、受膳食因素影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才能被吸收的有()。</p><ul><li>A:血红蛋白铁</li><li>B:铁蛋白</li><li>C:非血红素铁</li><li>D:血红素铁</li></ul><p>答 案:C</p><p>解 析:非血红素铁明显受膳食因素影响,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而且必须在转化为亚铁后方可被吸收。</p><p>3、以下哪项不是脂肪的生理功能?()</p><ul><li>A:提供能源</li><li>B: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li><li>C:预防冠心病、高血压</li><li>D:保护重要的人体器官</li></ul><p>答 案:C</p><p>解 析:脂肪具有供给能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持体温、保护脏器、增加饱腹感、提高膳食感官性状等功能。</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p><ul><li>A:爱祖国</li><li>B:爱劳动,爱科学</li><li>C:爱护公共财物</li><li>D:爱社会主义</li><li>E:爱人民</li></ul><p>答 案:ABDE</p><p>2、下列措施可安全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有()。</p><ul><li>A:每天进食新鲜水果</li><li>B:每天进食牛奶和鸡蛋</li><li>C: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li><li>D:每周进食1次动物肝脏</li><li>E:每天摄入一定量深绿色或红黄色蔬菜</li></ul><p>答 案:BCDE</p><p>3、一般来说,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好,是由于()。</p><ul><li>A:植物油脂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li><li>B:植物油供给的热能比动物油高</li><li>C:植物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动物油高</li><li>D:多吃不致引起肥胖</li><li>E:植物油的消化率比动物油高</li></ul><p>答 案:CE</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组织</p><p>答 案: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p><p>2、必需氨基酸:</p><p>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p><p>3、系统</p><p>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包括( )。</p><p>答 案:怀孕期间叶酸缺乏,不但引起孕妇巨幼红细胞贫血,还会导致妊娠中毒、早产、新生儿出血,低出生体重等;胚胎会发育缓慢、智力低下和胎儿畸形,如神经管畸形、兔唇等。</p><p>2、简述冠心病的膳食指导原则。</p><p>答 案:(1)禁烟酒。(2)能量。能量摄人要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3)脂肪。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每日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下,少食烹调油、肥肉是减少脂肪摄入量的主要措施。(4)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主食除米面外,鼓励多吃各类杂粮,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5)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约占总能量的15%。适当增加食用大豆及制品的频率。(6)增加蔬菜水果摄人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g为宜。(7)饮食宜清淡、低盐,并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治加重心脏负担。(8)防止情绪波动。</p><p>3、3-硝基丙酸常见于( )霉变后产生的真菌毒素。</p><p>答 案:3-硝基丙酸是由引起甘蔗霉变的节菱孢霉产生的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