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语文
>精选习题
>2024年高职单招《财经商贸类》每日一练试题11月29日
2024年高职单招《财经商贸类》每日一练试题11月29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2009年)某地区2008年年底的统计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17%,男女性别比是106.73:100,这两个指标()。
</p><ul><li>A:都是结构相对数</li><li>B:都是比例相对数</li><li>C:前者是结构相对数,后者是比例相对数</li><li>D:前者是比例相对数,后者是结构相对数</li></ul><p>答 案:C</p><p>解 析:此题考查结构相对数与比例相对数的区别。两者都是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只不过对比的方式不同,结构相对数是部分与总体对比,所以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7%是结构相对数;而比例相对数是各部分之间对比,男女性别比是人口总体内两部分之间的比例,因此,是比例相对数。故应选C</p><p>2、(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属于()。
</p><ul><li>A:税收基本法</li><li>B:税收法规</li><li>C:税收一般法律</li><li>D:税收规章</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各账户中,只需反映金额指标的是()。
</p><ul><li>A:短期借款账户</li><li>B:库存商品账户</li><li>C:实收资本账户</li><li>D:原材料账户</li></ul><p>答 案:AC</p><p>2、(2009年)已知时间序列的最末水平、总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则可计算出该数列的()。
</p><ul><li>A:环比增长速度</li><li>B:平均增长量</li><li>C:最初水平</li><li>D:平均增长速度</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此题考查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及其变换。由题意得知,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平均增长量,最初水平和平均增长速度。故本题选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2008年)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8209亿元,增长2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2008年对口高考安徽卷)
</p><p>答 案:城市:物价指数<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1/0467288e623d3bc.png" /> 农村:物价指数<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1/0467288e6696969.png" />
</p><p>解 析:此题考查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的运用。根据城乡消费品增长的百分比可求出零售额指数,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的百分比就是零售量指数。以零售额指数除以零售量指数就是物价指数。</p><p>2、某工厂生产三种产品,基期、报告期销售量和基期价格资料如下: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1/0467288b278f5d8.png" />
试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指数。
</p><p>答 案:解:产品销售量综合法总指数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1/0467288b2bc7667.png" />
</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极差的计算只考虑(),因而不能()。
</p><p>答 案:最大值和最小值;不全面</p><p>2、总量指标多是在()、()和()过程中直接获得的,也有一些是运用间接或推算的方法得到的。
</p><p>答 案:实验;调查;整理</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要求:根据各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为下表填空。<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1/056729b48bb8211.png" /></p><p>答 案:<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11/056729b497b7c84.png" /></p><p>2、要求:根据以下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1)采购员张某出差预借差旅费2000元,现金付讫。
(2)采购员张某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600元,余款以现金退回。
(3)以存款支付本月电费5000元,其中车间负担3000元,管理部门负担2000元。
(4)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财产保险费30000元。
(5)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结算手续费500元。
(6)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8000元,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4000元,厂部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4000元。
(7)本月耗用材料150000元,其中:车间一般耗用5000元,甲产品耗用90000元,乙产品耗用5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5000元。
(8)摊销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5000元。
(9)计提应由本月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2000元。
(10)分配本月工资100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
(11)按应付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困难补助。
(12)将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35000元,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其中甲产品25000元,乙产品10000元。
(13)本期投产的1200件甲产品已全部完工入库,乙产品尚未完工入库。列式计算完工入库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作会计分录。
</p><p>答 案:1.借:其他应收款— 张某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2.借:管理费用 1600
库存现金 400
贷:其他应收款— 张某 2000
3.借:制造费用 3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4.借:预付账款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5.借:财务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6.借: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4000
贷:累计折旧 8000
7.借:制造费用 5000
生产成本— 甲产品 90000
— 乙产品 50000
管理费用 5000
贷:原材料 150000
8. 借:管理费用 5000
贷:预付账款 5000
9. 借:财务费用 2000
贷:应付利息 2000
10. 借:制造费用 20000
生产成本— 甲产品 50000
— 乙产品 20000
管理费用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0
11.借:制造费用 2800
生产成本— 甲产品 7000
— 乙产品 2800
管理费用 1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14000
12.借:生产成本— 甲产品 25000
— 乙产品 10000
贷:制造费用 35000
13.甲产品总成本=90000+50000+7000+25000=172000
甲产品单位成本=172000/1200=143. 33
借:库存商品— 甲产品 172000
贷:生产成本— 甲产品 172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