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教育类》每日一练试题11月26日

聚题库
11/2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同化是指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先前已有的概念中 。 (    )  </p><p>答 案:对</p><p>解 析: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它们的最早提出见于1936 年出版的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的起源》一书。在这部著作里,皮亚杰在对智力和适应的解说中提出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机体是一种物理—化学和动态过程的循环,这种循环同环境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双方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循环。</p><p>2、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仲夏的景色。()  </p><p>答 案:错</p><p>解 析: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绿肥红瘦”是指暮春时节。</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2,3,2,-3,-10,()  </p><ul><li>A:33</li><li>B:21</li><li>C:-17</li><li>D:-6</li></ul><p>答 案:B</p><p>解 析:这是一道积数列与平方数列的混合题。规律是:原数列的第三项为前两项的乘积减去第一项的平方,即2=3×2-2²,-3=3×2-3²,-10=2×(-3)-2²,故()=(-3)×(-10)-(-3)²=21。</p><p>2、水杯消毒后应 ( )。</p><ul><li>A:擦干</li><li>B:煮</li><li>C:清水浸泡</li><li>D:清水冲洗</li></ul><p>答 案:D</p><p>解 析:因为消毒液过浓的话也会对我们的食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不能有残留的过浓的消毒液存在,所以水杯消毒后要反复的用清水冲洗干净才可以使用。</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  </p><ul><li>A:性接触传播</li><li>B:血液传播</li><li>C:母婴传播</li><li>D:拥抱传播</li></ul><p>答 案:ABC</p><p>解 析:艾滋病有三种常见的传播方式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p><p>2、决定教育活动成败的因素有(       )</p><ul><li>A:教师</li><li>B:幼儿</li><li>C:环境</li><li>D:管理</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决定教育活动成败的因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所以ABCD都正确</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小聪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升初中的升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班级。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次考试给小聪的打击不小。从此,小聪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1)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帮助小聪摆脱困境?  </p><p>答 案:(1)因为小聪以前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突然的考试失败让小聪遭受到了挫折, 一时无法接受。 (2)①帮助小聪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小聪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做好思想准备:② 帮助小聪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③帮助小聪分析自身的实际水平,对自己 有充分的认知,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p><p>2、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2)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1)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2)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p><p>答 案:(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2)学生是不会自发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般都需要靠教师的调动。如果教师只会讲课, 却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融入课堂中来,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有的老师说应该对学生严厉,有的老师说应该对学生仁慈,你怎么看?  </p><p>答 案: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应该严慈相济。第一,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仁慈之心要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对学生做到慈有利于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第二,但是慈并不意味的可以纵容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要严格要求学生,督促、引导学生学习,严师出高徒并不是毫无道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只有做到严慈相济才能帮助学生成长,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实现。</p><p>2、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p><p>答 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从整体、不准确的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