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英语
>精选习题
>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11月23日
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11月2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关于台湾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p><ul><li>A:台湾有“天然植物园”之称,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li><li>B:东海岸沙滩地带,降水少,盛产海盐</li><li>C:台湾盛产咖啡等作物</li><li>D:台湾东部农业发达,盛产稻米、甘蔗等</li></ul><p>答 案:A</p><p>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文件是( )。
</p><ul><li>A:《德黑兰宣言》 </li><li>B:《大西洋宪章》 </li><li>C:《雅尔塔决议》 </li><li>D:《波茨坦公告》</li></ul><p>答 案:D</p><p>3、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p><ul><li>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li><li>B:促进手工工场的发展</li><li>C:改革落后状况,使俄国成为军事强国</li><li>D:废除农奴制度</li></ul><p>答 案:C</p><p>4、南美洲具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气候类型的国家是()。</p><ul><li>A:秘鲁</li><li>B:阿根廷</li><li>C:智利</li><li>D:巴西</li></ul><p>答 案:C</p><p>5、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p><ul><li>A:北太平洋暖流</li><li>B:西风漂流</li><li>C:北大西洋暖流</li><li>D:加那利寒流</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中国同盟会是何时、何地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何意义?它的政治纲领是什么?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p><p>答 案:(1)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2)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它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p><p>2、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 <br />材料二 <br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br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br /><br />(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 <br />(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 </p><p>答 案:(1)“邻邦”是指德国,“小国”是指捷克斯洛伐克;牺牲“小国”以使英国避免战争,但并没有达到目的,英国最终卷入战争。 (2)1939年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成立傀儡政权。英法对德政策总想使自己远离战火,但最终害人害己;在侵略势力面前,只有团结抵抗才能制止侵略。</p><p>3、1941年到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解放区的困难?
</p><p>答 案:(1)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税交息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2)根据地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并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1942年,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除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p><p>4、阅读下面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br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r />………… <br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r />回答: <br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br />(2)从所列内容看该宪法的特点是什么? <br />(3)该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p><p>答 案:(1)该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该宪法的特点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3)该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p><p>5、读图2.5.5,回答下列问题。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766b331bec6594.png" />
(1)小麦区属于______气候,位于______山脉以东。 (2)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属______气候,位于______山脉以西。 <br />(3)A区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农业以发展______业为主。 <br />(4)B地所属农业带是______,其发展条件是______。 <br />(5)C市是全国最大的______工业中心,布局特点是______。</p><p>答 案:(1)温带大陆性;落基 (2)地中海;内华达 (3)开发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港口多,交通便利乳畜 <br />(4)亚热带作物带;气温高、雨量充足 <br />(5)石油;水接近原料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