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1月1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颈联“竹喧归浣女”写竹林里传来阵阵欢笑,是姑娘们到河边洗衣去了。()
</p><p>答 案:错</p><p>解 析:“竹喧归浣女”意思是竹林中的少女喧笑着洗衣归来。故错误。</p><p>2、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p><p>答 案:对</p><p>解 析:《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p><ul><li>A:我们曾经无知地把麻雀作为“四害”之一,而大肆捕杀,结果造成一些地区麻雀绝迹,蝗虫肆虐。</li><li>B: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问题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都高度关注并深恶痛绝的。</li><li>C: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要,出版社赚了钱,可是那些书能起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li><li>D:圣诞前夕,姚明和他的队友给火箭队的小球迷发送了精美的礼物,他们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li></ul><p>答 案:A</p><p>解 析:B“全社会”与“所有公民”重复;C“迎合”与“需要”搭配不当;D“他们”指代不明</p><p>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你现在出去吗?小林。</li><li>B: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li><li>C: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li><li>D: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li></ul><p>答 案:B</p><p>解 析:A问号应该放在称呼后面,改为“你现在出去吗,小林?”C直接引用,标点符号在后引号内,改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D起提示作用用冒号,“两句话”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故选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句中加【】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有()
</p><ul><li>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到来,他才怯怯地说:“学校教育我会【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li><li>B: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他们【才疏学浅】,怎么能悟出如此妙音。</li><li>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信笔涂鸦】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li><li>D: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德薄才疏】,发言请在座的各位作个参考,也许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li></ul><p>答 案:ABC</p><p>解 析:A:鼎力相助,意思是指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自己。故错误B:才疏学浅,意思是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故错误C:信笔涂鸦,意思是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故错误D:正确故选ABC</p><p>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有()
</p><ul><li>A:《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li><li>B:《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史书</li><li>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li><li>D:《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li></ul><p>答 案:AC</p><p>解 析:《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A正确;《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B错误;《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C正确;《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D错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请说出本文语言的一个特色,并举一例进行说明。</p><p>答 案:(1)京味浓(儿化),口语化,如“白霜儿”“还不愧杀”等均以北平百姓平常说话的口吻写出来,显得亲切自然。(2)真挚质朴,如“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等情感抒发得直接而真诚。</p><p>2、根据下列情景,以“信心”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40个字左右) <br />高考 我 信心 <br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示例:高考是我面临的人生第一次重大考验,我有信心通过这次考验。这信心,来源于我12年的刻苦学习,来源于各科老师的精心辅导,来源于父母强有力的支持。</p><p>解 析: </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br />①郯子之徒________<br />②余是以记之________<br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br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br />⑤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br />⑥顷之,烟炎张天________</p><p>答 案:①代词“这”②代词“这些”③助词“的”④主谓之间助词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p><p>2、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br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br />②士大夫之(族)<br />③遂并起而亡秦(族)矣</p><p>答 案:①灭②那种人,类③家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