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医学类》每日一练试题11月14日

聚题库
11/1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锁骨下动脉:于锁骨上窝中点向下压,将动脉压在第1肋上,使肩和上肢止血。  </p><p>答 案:对</p><p>解 析:锁骨下动脉:于锁骨上窝中点向下压,将动脉压在第1肋上,使肩和上肢止血。</p><p>2、桡动脉、尺动脉:在腕横纹两端同时向深部压迫,可压住桡、尺动脉,使手部止血。  </p><p>答 案:对</p><p>解 析:桡动脉、尺动脉:在腕横纹两端同时向深部压迫,可压住桡、尺动脉,使手部止血。?</p><p>3、面动脉: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使眼裂以下面部止血。  </p><p>答 案:对</p><p>解 析:面动脉: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使眼裂以下面部止血。</p><p>4、灌肠后排便3次记为3/E。( )                             </p><p>答 案:对</p><p>解 析:考察护理记录书写内容: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应在次数后加斜线“ /”,斜线下写“E”。 如“3 / E”表示灌肠后大便3次;“ 3 /2E”表示灌肠2次后大便3次;“ 1、2 / E”表示自解大便1 次,灌肠后大便2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就肾上腺素能受体而言,仅有β受体的器官是:</p><ul><li>A:脑血管</li><li>B:皮肤粘膜血管</li><li>C:胃肠道括约肌</li><li>D:竖毛肌</li><li>E:支气管平滑肌</li></ul><p>答 案:E</p><p>解 析:支气管平滑肌是主要β2受体</p><p>2、关于眼球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ul><li>A:眼球壁由眼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构成</li><li>B:外膜分为角膜、巩膜两部分</li><li>C:中膜分为虹膜、脉络膜两部分</li><li>D:内膜分为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li></ul><p>答 案:C</p><p>解 析:内膜为视网膜,从前向后区分为视网膜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中膜为眼球血管膜,内含血管和色素,营养眼球和使眼球内部形成屏蔽光线的暗箱,有利于光色感应,从后向前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所以c的描述是错误的。</p><p>3、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p><ul><li>A: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li><li>B:占全血质量的百分比</li><li>C:与血清容积之比</li><li>D:与血管容积之比</li><li>E:与血浆容积之比</li></ul><p>答 案:A</p><p>解 析:血细胞比容是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p><p>4、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尿量()</p><ul><li>A:不变减少</li><li>B:减少增多</li><li>C:增多减少</li><li>D:减少减少</li><li>E:增多增多</li></ul><p>答 案:C</p><p>解 析: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会感知这一变化,一段神经调节后,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尿的重吸收作用,进而会尿量减少</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并具有化学结构的球蛋白,Ig有5类,IgG是其中的一类,以下关于IgG特性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p><ul><li>A:IgG可在乳腺内合成与分泌,故婴儿在初乳中可获得</li><li>B:IgG在胎儿时期即可合成</li><li>C:I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li><li>D: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li></ul><p>答 案:ACD</p><p>解 析:IgG抗体是在出生后3个月的时候合成的,并不是在胎儿时期能够合成,婴儿可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为IgA、IgM、IgG等</p><p>2、平滑肌纤维()。</p><ul><li>A:长梭形</li><li>B:无横纹</li><li>C:无肌丝</li><li>D:单核</li><li>E:肌浆网稀疏</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该肌收缩缓慢、持久。细胞核一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收缩时核可扭曲呈螺旋形,核两端的肌浆较丰富。平滑肌纤维大小不一,一般长200μm,直径8μm;小血管壁平滑肌短至20μm,而妊娠子宫平滑肌可长达500μm。平滑肌主要分布于血管、气管、胃、肠等壁内。平滑肌纤维可单独存在,绝大部分是成束或成层分布的。 ABCDE均正确。</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