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每日一练试题11月1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相对紧缺, 所以政府要倡导节约的消费模式, 并率先垂范。</p><p>答 案:对</p><p>2、熊猫标准是强制减排标准。</p><p>答 案:错</p><p>3、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调动企业积极性, 更要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p><p>答 案:对</p><p>4、海淀区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我国发展核电能源受到的约束是</p><ul><li>A:铀矿资源经济可采储量有限</li><li>B:能源密度低,开发成本高</li><li>C:常常涉及到移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li><li>D:目前难以形成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li></ul><p>答 案:A</p><p>2、据估计,未来50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将上升()摄氏度。</p><ul><li>A:2—3摄氏度</li><li>B:2.2—4摄氏度</li><li>C:2.5—4摄氏度</li><li>D:3—4.5摄氏度</li></ul><p>答 案:B</p><p>3、碳足迹标志着( )。</p><ul><li>A:碳的耗用量</li><li>B:碳的生命历程</li><li>C:碳的成分</li><li>D:碳的补偿量</li></ul><p>答 案:A</p><p>4、含磷洗衣粉中的()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p><ul><li>A:磷酸</li><li>B:磷酸盐</li><li>C:甲醛</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各国在低碳转型中所采用的市场手段主要有</p><ul><li>A: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li><li>B: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li><li>C:合同能源管理机制</li><li>D:资源使用效率机制</li></ul><p>答 案:ABC</p><p>2、以下关于“厄尔尼诺”现象说法正确的是()。</p><ul><li>A: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li><li>B: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大西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
股暖流向南流动。
</li><li>C: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气候变暖造成的。</li><li>D: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li><li>E:厄尔尼诺会造成异常气候现象。</li></ul><p>答 案:ACDE</p><p>3、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ul><li>A:核电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原子结构的变化,具有清洁、高效的特征。</li><li>B:20世纪50—60年代是核电的快速发展阶段阶段</li><li>C: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核安全反思。</li><li>D: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缓慢发展阶段</li></ul><p>答 案:ABCD</p><p>4、日本开发核能主要关注的问题是</p><ul><li>A:核燃料的供应问题</li><li>B:核燃料的技术问题</li><li>C:核能开发的安全问题</li><li>D:核能开发的效率问题</li></ul><p>答 案:A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国内外与碳排放有关的标准有哪些?</p><p>答 案:碳足迹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使碳足迹所建立的排放资讯具有可比性。国际上所有有关碳足迹的标准的发展均基于生命周期的精神与方法。目前国际主要关注的碳足迹标准是2008年英国发布的PAS242050:2008《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2010年,英国又编制了PAS2060:2010《碳中和证明规范》。此外,日本于2009年公布其碳足迹标准——TSQ0010:2009《产品碳足迹标准》。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协会与世界资源研究院于2010年底正式推出《产品和供应链的标准》。</p><p>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p><p>答 案: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km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t。发动机每燃烧1L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kg。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g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kg的二氧39化碳。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kg。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kg,电暖气则只有600kg。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kg二氧化碳。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p><p>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p><p>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br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br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br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br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br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