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11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银行对风险进行持续识别和监控需在集团层面进行,且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的成熟程度应随银行风险状况变化(包括规模扩张)和外部风险环境及时跟进.</p><p>答 案:错</p><p>解 析:银行应在集团层面和单个经营实体层面分别对风险进行持续识别和监控,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的成熟程度应随银行风险状况变化(包括规模扩张)和外部风险环境及时跟进.</p><p>2、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客户投诉反馈时限内无法拿出意见,应当在反馈时限内告知客户现在投诉处理的相关情况,并提前告知下一个反馈时限。()</p><p>答 案:对</p><p>3、民事法律行为以权利和义务为构成要素。()</p><p>答 案:错</p><p>解 析: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p><p>4、证券交易当事人买卖的证券必须采用纸面形式。()</p><p>答 案:错</p><p>解 析:证券交易当事人买卖的证券可以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形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不属于市场风险计量方法的是()</p><ul><li>A:外汇敞口分析</li><li>B:敏感性分析</li><li>C:压力测试</li><li>D:最小二乘法</li></ul><p>答 案:D</p><p>解 析: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有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风险价值法、敏感性分析与情景分析、压力测试。</p><p>2、()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商对婚前、婚后取得的财产的归属、处分以及在婚姻关系解除后的财产分割达成协议,并优先于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度</p><ul><li>A:法定夫妻财产制</li><li>B:约定夫妻财产制</li><li>C:夫妻共同财产制</li><li>D:夫妻协定财产制</li></ul><p>答 案:B</p><p>解 析:约定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商对婚前、婚后取得的财产的归属、处分以及在婚姻关系解除后的财产分割达成协议,并优先于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度。</p><p>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银行业从业人员对客户授信尽职的内容。</p><ul><li>A:客户所在区域的信用环境</li><li>B:会计分录</li><li>C:信用记录</li><li>D:所处行业情况以及财务状况</li></ul><p>答 案:B</p><p>解 析:授信尽职原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根据监管规定和所在机构风险控制的要求,对客户所在区域的信用环境、所处行业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担保物的情况、信用记录等进行尽职调查、审查和授信后管理。</p><p>4、下列选项中,通常不用于反映银行经营安全性指标的是()。
</p><ul><li>A:资本充足率</li><li>B:拨贷比</li><li>C:净稳定资金率</li><li>D:不良贷款率</li></ul><p>答 案:C</p><p>解 析:安全性指标有:不良贷款率(选项D)、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拨货比(选项B)、资本充足率(选项A)。 综上,本题应选C选项。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属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表现形式的有()。</p><ul><li>A:外部欺诈</li><li>B: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性有问题</li><li>C:信息科技系统事件</li><li>D: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li><li>E:内部欺诈</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根据引发操作风险的事件类型.可以分为七种表现形式:①内部欺诈事件;②外部欺诈事件;③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④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⑤实物资产的损坏事件;⑥信息科技系统事件;⑦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p><p>2、有关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违法责任,如出现下列()情形,银行业监管机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管管理法》的规定实施处罚
</p><ul><li>A:未按规定进行客户风险评估</li><li>B:未按规定进行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li><li>C:将一般储蓄存款产品作为理财计划销售并违反国家利率管理政策,进行变相高息揽储</li><li>D:违反规定销售未经批准的理财计划或产品</li><li>E:提供虚假的成本收益分析报告或风险收益预测数据</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只能向投资者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并在销售文件中明确提示产品适合销售的投资者范围,在销售系统中设置销售限制措施。从产品评级方面,商业银行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组合、成本收益测算、同类产品过往业绩和风险水平等因素,对拟销售的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应当以风险等级体现,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步细分。从投资者风险评估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对非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商业银行不得在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过程中误导技资者或者代为操作,确保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