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1月0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初唐四杰”包括: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p><p>答 案:对</p><p>解 析: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p><p>2、陶渊明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p><p>答 案:对</p><p>解 析: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二十首》等。</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p><ul><li>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li><li>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li><li>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li><li>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B项,“卷”应写成“券”。C项,“拙”应写成“绌”。D项,“咳”应写成“刻”。</p><p>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li><li>B:夏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li><li>C:普希金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li><li>D:徐志摩的力作《再别康桥》,温婉柔美地倾诉了作者对康桥的无限依恋之情。</li></ul><p>答 案:B</p><p>解 析:《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有()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读历史,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哲学,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文学,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p><ul><li>A:文段开头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读者的思考。</li><li>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要求。</li><li>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li><li>D:文段中把书比喻成旗帜和明灯,形象地道出了书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前进的作用。</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选项A错误,BCD正确。</p><p>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有()
</p><ul><li>A: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li><li>B: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li><li>C:情景对话:“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li><li>D:回函用语: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li></ul><p>答 案:AB</p><p>解 析:选项C贵庚,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敬辞,问人年龄。贵庚一般是对地位较高的人尊称,是客气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是对有一定年纪的人(三四十岁左右)用,对方年纪更大一些的用“高寿”。在这里对14岁的孩子使用,不得体。选项D中拨冗:(指对方)入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冗,繁忙。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翻译下列句子。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p><p>答 案: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p><p>2、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p><p>答 案: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李尔王》 《哈姆雷特》 《奥赛罗》 《麦克白》</p><p>2、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br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p><p>答 案:交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