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1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
</p><p>答 案:对</p><p>解 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p><p>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
</p><p>答 案:对</p><p>解 析: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都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然后是《六言杂字》,《增广贤文》,《教儿经》,《童蒙须知韵语》,《名贤集》,《弟子规》,《小儿语》,《神童诗》,《四言杂字》,《劝报亲恩篇》,《四季雨晴星歌》,《朱子治家格言》,《二十四孝》。</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p><ul><li>A:硝烟、分歧、鬼斧神工、称心如意</li><li>B:呼啸、通碟、目不瑕接、披星代月</li><li>C:惰性、陷井、良晨美景、眼花瞭乱</li><li>D:沉缅、辫别、忠贞不瑜、名声大镇</li></ul><p>答 案:A</p><p>解 析:B目不暇接、披星戴月、通牒C陷阱、良辰美景、眼花缭乱D沉湎、辨别、忠贞不渝、名声大振</p><p>2、下列诗篇属于田园诗的是()
</p><ul><li>A:《陌上桑》</li><li>B:《饮酒》(其五)</li><li>C:《短歌行》(其一)</li><li>D:《从军行》(其四)</li></ul><p>答 案:B</p><p>解 析:A《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C《短歌行》是西晋诗人陆机创造的一首四言古诗。这首诗主要是感叹人生短促,应当及时行乐。D《从军行》是唐代诗人陈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写得十分壮美。</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li><li>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li><li>C: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li><li>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C项,“转轴拔弦”中的“拔”错误,应写成“拨”。D项,“仓惶”中的“惶”错误,应写成“皇”。故选AB。</p><p>2、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p><ul><li>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li><li>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li><li>C:范增数(目)项王</li><li>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li></ul><p>答 案:AC</p><p>解 析:A“一觞一咏”中的觞是词类活用,意为饮酒,名词活用为动词;B(固):名词,险固的地势;C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为用眼睛提示;D“从”:使动用法,使什么跟从。故选A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仿照下面“竹子”的立意与句式,写“筷子”。竹子:空有漂亮的外衣,却无坚实的内涵。<br />筷子:()</p><p>答 案:空有颀长的身段,却无自己的嘴巴。</p><p>2、西安的古城魅力体现在哪里?</p><p>答 案:(1)古城墙赫然完整。(2)街巷有历史的标记(或:街巷方正、四合院有序)。(3)表演艺术最为古老。(4)口语保留典雅词语。</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狗吠深巷中,()。</p><p>答 案:鸡鸣桑树颠</p><p>2、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br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br />②士大夫之(族)<br />③遂并起而亡秦(族)矣</p><p>答 案:①灭②那种人,类③家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