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每日一练试题10月3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关于信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p><ul><li>A: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是信用存在的两种形式</li><li>B: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li><li>C:信用不以还本付息为条件</li><li>D:社会分工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li></ul><p>答 案:C</p><p>解 析:信用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乃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p><p>2、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指数的是()。</p><ul><li>A:股票价格指数</li><li>B:零售价格指数</li><li>C:产品产量指数</li><li>D:产品成本指数</li></ul><p>答 案:C</p><p>解 析: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选项A、B、D都是质量指数。数量指数反映物量变动水平,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指数等;质量指数反映事物质量的变动水平,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p><p>3、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p><ul><li>A:实现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li><li>B: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li><li>C: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li><li>D:大幅度提高减少居民收入水平</li></ul><p>答 案:C</p><p>解 析: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
</p><p>4、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汇率值变小,则本币即期汇率()。</p><ul><li>A:贬值</li><li>B:升值</li><li>C:升水</li><li>D:贴水</li></ul><p>答 案:B</p><p>解 析: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汇率表示一定单位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量。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值升降与本币升贬值反向。</p><p>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p><ul><li>A:以人为本</li><li>B: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li><li>C:统筹兼顾</li><li>D:可持续发展</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比例税率主要包括()。</p><ul><li>A:收入差别比例税率</li><li>B:幅度比例税率</li><li>C:地区差别比例税率</li><li>D:统一比例税率</li><li>E:行业差别比例税率</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比例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按一个百分比的税率课税。比例税率主要有统一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p><p>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p><ul><li>A:消费结构</li><li>B:生产要素密集程度</li><li>C:资源结构</li><li>D:劳动力素质和数量</li><li>E:科学技术</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本题考查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1)消费结构;(2)资源结构;(3)投资结构;(4)科学技术进步;(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6)产业间的关联方式。ACDE选项正确。B选项不属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E选项。</p><p>3、一般来说,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p><ul><li>A:货币的购买力</li><li>B: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li><li>C:货币材料</li><li>D:货币单位</li><li>E:货币名称</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p><p>4、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p><ul><li>A:财政补贴</li><li>B:返还性收入</li><li>C:专项转移支付收入</li><li>D: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li><li>E:社会保险基金收入</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①税收收入;②社会保险基金收入;③非税收入;④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⑤债务收入;⑥转移性收入(下设返还性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等科目)。
</p><p>5、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li><li>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li><li>C: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能成为商品</li><li>D: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不会有价值</li><li>E: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