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交易员》每日一练试题10月19日

聚题库
10/1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特定产业的发展,但也不是无限制的发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p>答 案:对</p><p>2、按照国际上的测算,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约为80—90亿吨。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一个国家就可能要超过全球的增量。</p><p>答 案:对</p><p>3、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的背景下,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p><p>答 案:对</p><p>4、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人类社会已对地球平均气温升高限值达成共识,数值是多少()</p><ul><li>A:1℃</li><li>B:2℃</li><li>C:3℃</li><li>D:4℃</li></ul><p>答 案:B</p><p>2、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p><ul><li>A: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li>B: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li>C: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li>D: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ul><p>答 案:C</p><p>3、碳排放权交易坚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p><ul><li>A:企业</li><li>B:国家</li><li>C:政府</li><li>D:地方</li></ul><p>答 案:C</p><p>4、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p><ul><li>A:交通、工业和农业</li><li>B:交通、农业和建筑</li><li>C:工业、交通和建筑</li><li>D:工业、农业和建筑</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 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 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其原则有()。 </p><ul><li>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li><li>B:在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时, 应与其再生增殖能力相适应, 与其补偿供给能力相平衡</li><li>C:在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时, 更应当设法延长矿物的衰竭期</li><li>D:当生态平衡失控或失调以后, 应尽可能地恢复和重建。</li></ul><p>答 案:BCD</p><p>2、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需坚持的基本原本()。</p><ul><li>A:强化约束,推动转型</li><li>B:控制增量,优化存量</li><li>C:完善机制,创新驱动</li><li>D:分类指导,突出重点</li></ul><p>答 案:ABCD</p><p>3、低碳技术的类型分为()</p><ul><li>A:节能技术</li><li>B:能源替代技术</li><li>C: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li><li>D:碳隔离技术</li></ul><p>答 案:ABD</p><p>4、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是?</p><ul><li>A:弄清底数</li><li>B:制定规划</li><li>C:技术创新</li><li>D:引导消费</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某些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图9为预测碳排放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107/2660fe791b9b5d0.png" width="589" /> 读图,从时间角度描述如何实现预测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并提出减少碳排放量的企业措施。</p><p>答 案:2031 年-2045 年:快速降低碳排放;2046年-2060 年: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措施:①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②要提高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意识,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③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p><p>2、CCER项目业主是()。</p><p>答 案:企业法人</p><p>3、首批纳入广东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四大控排行业是()</p><p>答 案:电力、水泥、钢铁、石化</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