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0月18日

聚题库
10/1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公安行政赔偿的前提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故本题说法正确。相关论述详见《公安素质测试备考指导》第二部分第八章第三节。</p><p>2、侦查机关必要时可连续传唤犯罪嫌疑人。</p><p>答 案:错</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3款规定,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p><p>3、公安赔偿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p><p>4、公安政策是由党和人民群众制定的,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意志。</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是党关于公安工作的主张和要求,体现了党的意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规范性。</p><p>5、党内的是非问题,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去解决,绝不允许把对付犯罪的手段用于解决党内的矛盾问题。()</p><p>答 案:对</p><p>解 析:严禁把侦查手段用于党内。党内的是非问题,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去解决,绝不允许把对付犯罪的手段用于解决党内的矛盾问题。</p><p>6、我国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 (  )</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其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故本题说法正确。</p><p>7、对需要继续侦查而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p><p>答 案:对</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p><p>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2年)第三十七条规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故本题判断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p><ul><li>A:各级党委</li><li>B:公安机关</li><li>C:人民群众</li><li>D:各级政府</li></ul><p>答 案:B</p><p>解 析:“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当然是公安机关。”</p><p>2、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作出的()。</p><ul><li>A:不受理案件决定</li><li>B:立案决定</li><li>C:不立案决定</li><li>D: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li></ul><p>答 案:C</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p><p>3、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p><ul><li>A: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li><li>B:应当予以批准</li><li>C:应当由院长独任审判</li><li>D: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三百零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根据法律规定,强制医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而非由院长独任审判。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而非“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三项说法均错误。故本题选A。</p><p>4、关于我国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p><ul><li>A:打击与保护相结合</li><li>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li><li>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li><li>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li></ul><p>答 案:B</p><p>解 析:“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国各项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p><p>5、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前提是()。</p><ul><li>A:及时</li><li>B:依法</li><li>C:效率</li><li>D:准确</li></ul><p>答 案:B</p><p>解 析:从重从快的前提是依法,要做到准确、及时、合法。</p><p>6、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p><ul><li>A: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li><li>B: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li><li>C: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和单位</li><li>D:违反治安管理并己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li></ul><p>答 案:C</p><p>7、公安民警为了帮助受损村民排忧解难,下列哪一做法体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p><ul><li>A:加强巡逻力度,维护辖区的治安秩序</li><li>B:组织村民抢收成熟的农作物减少损失</li><li>C:严肃警容警纪,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li><li>D:尽快追回欠款,及时告知案件办理情况</li></ul><p>答 案:D</p><p>解 析: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紧紧抓住村民的诉求,帮助村民解决欠款等切身利益的难题。</p><p>8、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小时。</p><ul><li>A:48</li><li>B:24</li><li>C:12</li><li>D:8</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据此,最长可以延长至48小时。</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行为人有()行为之一的,应当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p><ul><li>A: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li><li>B: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li><li>C: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进入有关场所</li><li>D:对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li><li>E:询问前来搜查的警察是否有搜查证</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B、C、D四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三十五条规定,“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因此,人民警察进行搜查需要出示搜查证,询问前来搜查的警察是否有搜查证是行为人的权利。故本题选ABCD。</p><p>2、 我国的公安机关是( )。</p><ul><li>A:国家治安行政机关</li><li>B:国家刑事司法力量</li><li>C:立法机关</li><li>D:检察机关</li></ul><p>答 案:AB</p><p>解 析: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力量。</p><p>3、 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p><ul><li>A:经济管理职能</li><li>B:社会服务职能</li><li>C:专政职能</li><li>D:民主职能</li></ul><p>答 案:CD</p><p>解 析: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p><p>4、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因为()。</p><ul><li>A: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li><li>B: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有的是隐蔽的,有的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公安机关就要有针对性地将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结合起来</li><li>C:公安机关除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之外,还负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许多管理工作不仅不能秘密进行,还要广泛宣传,实行警务公开</li><li>D: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除了做好秘密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开工作</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本题A项属于迷惑项,审题不仔细极容易误选失分!我们分析下题干,“工作对象的……决定了……因为……”可见,本题属于要选择原因,解释为何是这个决定了那个。从选项来看,A项明显不属于原因,不能入选。</p><p>5、从重从快的法律依据是()。</p><ul><li>A:宪法</li><li>B:刑法</li><li>C:刑事诉讼法</li><li>D:人民警察法</li></ul><p>答 案:BC</p><p>解 析: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所以说,“重”也是量刑幅度以内的“重”;“快”也是审理时限以内的“快”。</p><p>6、培训后,老李对警务与社区建设关系形成了一些新的看法,正确的有()。</p><ul><li>A:社区警务与社区建设的实施主体相同</li><li>B:社区警务与社区建设要同步发展</li><li>C:社区警务要依托社区建设</li><li>D:社区警务与社区建设的方法相同</li></ul><p>答 案:BC</p><p>解 析:A项社区警务的主体是公安机关,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本身,实施主体不同,直接排除。D项社区建设的涵盖科教文卫,社区警务建设只是一个小领域,所以方法肯定不同,也要排除。B项、C项说法正确,也符合社区警务和社区建设的关系。</p><p>7、关于行政复议申请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ul><li>A:申请人可以书面申请行政复议</li><li>B:申请人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li><li>C: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li><li>D:申请人可以是法人</li><li>E:申请人可以是国家机关</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A、B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条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D、E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国家机关只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有行政职能,在法律授权以外,国家机关也有可能成为被执法的对象,成为行政相对人,因此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申请人。故本题选ABCDE。</p><p>8、 公安机关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就是要保护公民的( )。</p><ul><li>A:人身自由</li><li>B:人格尊严</li><li>C:住宅</li><li>D:通信自由</li><li>E:通信秘密</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包括那些方面?</p><p>答 案:一、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二、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执法监督。三、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四、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督。</p><p>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哪些权限?</p><p>答 案: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二、实施行政处罚。三、按照规定使用武器。四、执行部分刑罚。</p><p>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p><p>答 案: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p><p>4、曾受过何种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p><p>答 案:刑事处罚的人员。</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何种专业知识。</p><p>答 案:法律专业知识。</p><p>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在使用了公民个人的交通或通信工具后,应当怎么处理?</p><p>答 案:应予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