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0月13日

聚题库
10/13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反映国家意志。()</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的权力具有法定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专属性、单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公安机关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p><p>2、警察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p><p>答 案:错</p><p>解 析:所谓阶级性,即警察与国家一致的特点。这是各国警察共有的特性。国家要求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与政体一致,与国家意志一致,成为国家忠诚的统治与管理工具。我国公安工作也不例外。故本题说法错误。</p><p>3、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p><p>答 案:对</p><p>解 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故本题说法正确。</p><p>4、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p><p>答 案:对</p><p>5、侦查人员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时,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27条规定,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解除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立即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p><p>6、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是维护稳定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p><p>答 案:对</p><p>解 析: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必要性包括4个方面。</p><p>7、《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无须履行职责。()</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警察的特殊责任义务。</p><p>8、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警察的本质是一样的。()</p><p>答 案:对</p><p>解 析:不管是古代警察还是近代警察,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警察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在本质上它们都是一致的,即警察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的暴力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警察的本质。注意警察的本质与性质的区别。</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p><ul><li>A:从严治警、依法治警</li><li>B:培养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优良警风</li><li>C: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li><li>D: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li></ul><p>答 案:D</p><p>解 析: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故本题答案选D</p><p>2、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p><ul><li>A:从重从快</li><li>B:防止偏差</li><li>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li><li>D:不枉不纵</li></ul><p>答 案:D</p><p>解 析: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不枉不纵,坚持“稳、准、狠”。</p><p>3、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p><ul><li>A: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li><li>B: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li><li>C:对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li><li>D: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li></ul><p>答 案:C</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p><p>4、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为首任公安部部长。</p><ul><li>A:罗瑞卿</li><li>B:杨奇清</li><li>C:陈毅</li><li>D:彭真</li></ul><p>答 案:A</p><p>解 析: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首任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p><p>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提起行政诉讼事由的是( )。</p><ul><li>A:对行政处分不服的</li><li>B:对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的</li><li>C:认为公安机关发布的决定、命令违法的</li><li>D: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的</li></ul><p>答 案:B</p><p>解 析:A、D两选项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范围;C选项不符合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即解决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出现纠纷,管理相对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引起的争议。选项B为本题正确答案。</p><p>6、公安机关是()。</p><ul><li>A:国家行政机关</li><li>B:国家权力机关</li><li>C:国家审判机关</li><li>D:国家法律监督机关</li></ul><p>答 案:A</p><p>解 析: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行政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p><p>7、对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实行监督,属于()。</p><ul><li>A:行政诉讼监督</li><li>B:立案监督</li><li>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li><li>D:执行监督</li></ul><p>答 案:D</p><p>解 析:执行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监督,内容包括对看守所、拘役所管理罪犯,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管理活动实行监督。</p><p>8、某市黑社会团体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该市公安民警经()无效的,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p><ul><li>A:警告</li><li>B:训诫</li><li>C:盘问</li><li>D:劝阻</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故本题选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法制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合法、不适当的执法活动,应分别作出如下处理()。</p><ul><li>A: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和命令的有关人员,可以停止执行职务</li><li>B:对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法定职责</li><li>C:对错误的处理或者决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li><li>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他人损害,应给予国家赔偿</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BCD项均为法制执法监督的内容。</p><p>2、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p><ul><li>A:立案监督</li><li>B:执行监督</li><li>C:审查起诉</li><li>D:审查批捕</li><li>E:侦查监督</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检察监督制度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和执行监督共五种。</p><p>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有()。</p><ul><li>A:感性认识是更改认识的来源和基础</li><li>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li><li>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li><li>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li></ul><p>答 案:CD</p><p>4、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聘请律师的时间是()。</p><ul><li>A:在侦查机关立案后</li><li>B:在侦查机关受理后</li><li>C: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li><li>D: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曰起</li></ul><p>答 案:CD</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p><p>5、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包括___。</p><ul><li>A:保护职能</li><li>B:惩处职能</li><li>C:教育职能</li><li>D:纠偏职能</li></ul><p>答 案:ABCD</p><p>6、公安机关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就是要保护()。</p><ul><li>A:公民的名誉权</li><li>B:公民的生命权</li><li>C:公民的健康权</li><li>D:公民的隐私权</li></ul><p>答 案:BC</p><p>解 析: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是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不受侵犯。</p><p>7、对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尚未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使用0</p><ul><li>A:制服性警械</li><li>B:驱逐性警械</li><li>C:武器</li><li>D:警械或者武器</li></ul><p>答 案:AB</p><p>8、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不能提起行政复议。</p><ul><li>A:行政处分决定</li><li>B:行政处罚决定</li><li>C:人事处理决定</li><li>D:民事纠纷调解协议</li></ul><p>答 案:ACD</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糾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什么的需要,经过严格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p><p>答 案:侦查犯罪。</p><p>2、曾受过何种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p><p>答 案:刑事处罚的人员。</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哪些?</p><p>答 案:一、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它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二、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三、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p><p>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p><p>答 案: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p><p>5、《纪律条令》规定的哪些行为一律给予开除处分?</p><p>答 案: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p><p>6、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的处分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什么?</p><p>答 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