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0月1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组织、胁迫、诱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应当依法给予治安处罚。</p><p>答 案:错</p><p>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均不得担任人民警察。</p><p>答 案:对</p><p>3、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p><p>答 案:对</p><p>4、公安机关不必将传唤的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p><p>答 案:错</p><p>5、行政机关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出具书面凭证,受理行政许可的可不出具书面凭证。()</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3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由于可能涉及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因此,行政主体无论是否受理申请人的行政许可,都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说明受理或不受理的理由,故本题说法错误。</p><p>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p><p>答 案:对</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6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p><p>7、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人民警察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根据我们此前总结的口诀“依法—补偿,违法—赔偿”,可以快速判断本题说法正确。</p><p>8、共有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和财产所有权。</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实施()。</p><ul><li>A:治安行政处罚</li><li>B:治安行政处置</li><li>C:治安行政强制</li><li>D:治安监督检查</li></ul><p>答 案:A</p><p>2、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p><ul><li>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li><li>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li><li>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li><li>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li></ul><p>答 案:D</p><p>3、2015年3月10日,杨某被抢劫,在逃跑过程中,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7000元)缓速行驶,杨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在遭拒绝的情况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未受伤),夺车逃走。杨某的行为是()。</p><ul><li>A:避险过当</li><li>B:紧急避险</li><li>C:避险不适当</li><li>D:构成毁坏财物罪</li></ul><p>答 案:B</p><p>解 析:杨某为躲避抢劫,而将丁某摩托车骑走,丁某未受伤,杨某的该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所以该题选B。</p><p>4、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 )内作出赔偿处理的决定。</p><ul><li>A:—个月</li><li>B:2个月</li><li>C:3个月</li><li>D:6个月</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p><p>5、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该规范属于()。</p><ul><li>A:授权性规则</li><li>B:命令性规则</li><li>C:强制性规则</li><li>D:委任性规则</li></ul><p>答 案:A</p><p>解 析: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授权人们可以为或可以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其特点是既不要求人们必须为某种行为,也不禁止人们为某种行为,而是授权人们为或不为某种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属于授权性规则。所以该题选A。</p><p>6、对从事饮食业的单位或个人,为了吸引顾客,在食品里添加罂粟壳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p><ul><li>A:一千</li><li>B:二千</li><li>C:三千</li><li>D:五千</li></ul><p>答 案:C</p><p>7、 《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 )。</p><ul><li>A:故意犯罪</li><li>B:过失犯罪</li><li>C:意外事件</li><li>D:过于自信的过失</li></ul><p>答 案:B</p><p>解 析:《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p><p>8、甲县公安局民警李某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陈某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应当报经()批准。</p><ul><li>A:县公安局</li><li>B:县政府</li><li>C:县卫生局</li><li>D:办案部门</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据此,A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关于治安案件管辖表述的是()。</p><ul><li>A: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li><li>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li><li>C: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li><li>D: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规定</li></ul><p>答 案:ABC</p><p>2、下列不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是()。</p><ul><li>A:警棍</li><li>B:催泪弹</li><li>C:高压水枪</li><li>D:警绳</li></ul><p>答 案:ABC</p><p>3、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査人员具有下列()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p><ul><li>A: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li><li>B: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li><li>C: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li><li>D: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li></ul><p>答 案:ABCD</p><p>4、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p><ul><li>A:经济</li><li>B:政治</li><li>C:思想</li><li>D:组织</li></ul><p>答 案:BCD</p><p>5、合伙人退伙时分割的合伙财产内容包括()。</p><ul><li>A:合伙时投入的财产</li><li>B: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li><li>C:合伙期间的债权</li><li>D:合伙期间的债务</li></ul><p>答 案:ABCD</p><p>6、社区群众工作的要求有()。</p><ul><li>A:憧群众心理</li><li>B:懂群众语言</li><li>C:懂沟通技巧</li><li>D:会化解矛盾</li></ul><p>答 案:ABCD</p><p>7、要把()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p><ul><li>A:公正</li><li>B:公平</li><li>C:平等</li><li>D:公开</li></ul><p>答 案:ABD</p><p>8、对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人,应当对其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酒精含量()。</p><ul><li>A: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li><li>B:当事人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的</li><li>C: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li><li>D: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p><p>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p><p>2、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p><p>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br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br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p><p>3、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p><p>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br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br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p><p>4、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p><p>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p><p>5、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p><p>答 案:行政处罚</p><p>6、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p><p>答 案:1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