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10月09日

聚题库
10/09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形成海洋表层洋流的动力主要来自()。  </p><ul><li>A:海底地形的起伏</li><li>B:海水密度差异</li><li>C:地转偏向力</li><li>D:大气环流</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有关洋流的知识,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地球表面的各个风带)是海洋水体作大规模运动的主要动力。  </p><p>2、北魏文明太后根据李冲的建议,在地方建立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一制度意在()。</p><ul><li>A:加强对基层的控制</li><li>B:强化豪强地主势力</li><li>C:减少国家财政支出</li><li>D:促进江南经济开发</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北魏的三长制。由材料中“在地方建立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长制是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这一制度意在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p><p>3、历史上对某次历史事件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它“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这个历史事件是()。   </p><ul><li>A:莫斯科战役</li><li>B:斯大林格勒战役 </li><li>C:墨索里尼垮台</li><li>D:雅尔塔会议</li></ul><p>答 案:B</p><p>解 析:首先题干中表明这是发生在苏德战场上的事件,因此可以排除与苏德战场没有直接关系的C项。其次要注意两句引文中的“改变”、“转变”和“转折点”三个词,它说明这个事件既对苏德战争又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具有重大影响;这样D项可以被排除了,因为雅尔塔会议是在战争后期召开的,这时战争进程和结局早已明确无疑。A、B两项都是苏德战场的重要战役,但前者还只是抵挡住了德军的一个战略方向的攻势,并没有形成整个苏德战场、乃至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在大战中的战略反攻;而斯大林格勒战役恰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p><p>4、奉唐太宗之命,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的是()。   </p><ul><li>A:玄奘</li><li>B:鉴真</li><li>C:僧一行</li><li>D:遣唐使</li></ul><p>答 案:A</p><p>解 析:这是一道有关唐代对外交流方面的题目。列举的四个选项中,三个是唐代的僧人。鉴真是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他的主要业绩是设计、指导、建设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僧一行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其成就主要是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玄奘才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不仅将大量的印度梵文佛经译成中文,还将一些汉文典籍译成梵文,《道德经》就是其中之一。玄奘对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p><p>5、毛泽东领导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p><ul><li>A:中央革命根据地</li><li>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li><li>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li><li>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li></ul><p>答 案:C</p><p>解 析:这是一道以记忆为主的考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包括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领导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朱德又先后向赣南、闽西发展,成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历史的当前时刻,几乎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有待抉择的生活方式之间进行挑选。这种挑选却不是惯常自由的挑选。 <br />一种生活方式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它突出地表现在自由制政府、代议制度、自由选举、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和免于政治压迫的自由。 <br />一种生活方式则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的。它所依靠的是:恐惧和压迫,报纸和广播受到控制,事先安排好的选举和个人自由的压制。 <br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br />1947年美国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br />回答: <br />(1)这是哪个总统的咨文? <br />(2)材料二中列举的“两种生活方式”指什么? <br />(3)该咨文认为“两种生活方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实际又是怎样? <br />(4)材料二体现的政策叫什么?其本质和目的何在?</p><p>答 案:(1)杜鲁门。 (2)社会制度,第一种指资本主义制度,第二种指社会主义制度。 (3)第一种“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第二种“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这不符合实际,实际正好相反。 <br />(4)杜鲁门主义。它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旨在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p><p>2、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p><p>答 案:秦始皇的功:(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文化上,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军事上,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的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把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加在劳动人民的头上,实行“族诛”等严酷的法律,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他死后不久农民起义爆发了,秦朝短命而亡。</p><p>3、读图2.6.4,分析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866b461d59a695.png" /> (1)A地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山脉,其形成原因有:终年受______带控制,南北有高原,西有______山脉,平原广阔,并向______敞开;______信风和______信风都可进入;沿岸又有______流经。 (2)B、C两地位于大陆西、东岸。B地是______气候,C地是______气候,使B、C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p><p>答 案:(1)热带雨林;赤道低气压;安第斯;大西洋;东北;东南;暖流 (2)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安第斯山脉的屏障作用</p><p>4、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p><p>答 案: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均在这个时期发明和被广泛使用,并传到了欧洲等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欧洲人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400多年;我国宋代指南针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后来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十二气历”早于英国800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准确计算出一年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几乎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火药在宋元时代被广泛用于军事,传到欧洲后,启发了近代化学的产生。这些均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中国古代文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p><p>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乾隆年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逐步加强对西藏的控制。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西藏僧俗官员“事无大小,均禀驻藏大臣办理”,并开始训练藏军,统一铸币。同时,还规定达赖、班禅及其他黄教活佛“灵童转世”之时,俱采用“金瓶掣签”之法,在驻藏大臣监督下公开抽签,决定中选者,从而抑制了地方贵族势力的操纵、舞弊行为。 <br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br />简述清代加强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p><p>答 案:主要措施: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制定金瓶掣签制;训 练藏军;统一铸币;设理藩院掌管藏族民族事务。 意义: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保证了局势的稳定;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