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10月09日

聚题库
10/0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p><p>答 案:对</p><p>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p><p>2、对于产品较复杂,并使用风险价值模型的商业银行,可采用基于理论损益的返回检验,将内部模型计算得出的风险价值与当日理论损益进行对比。</p><p>答 案:对</p><p>3、实行专业奖学金办法的高等院校或专业,不实行学生贷款制度。</p><p>答 案:对</p><p>解 析:实行专业奖学金办法的高等院校或专业,不实行学生贷款制度。</p><p>4、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不会通过内部损失乘数影响操作风险资本的计算。</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信用评分模型的关键在于( )。</p><ul><li>A:辨别分析技术的运用</li><li>B:特征变量的当前市场数据的搜集</li><li>C: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li><li>D:单一借款人违约概率及同一信用等级下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的确定</li></ul><p>答 案:C</p><p>解 析: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信用评分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p><p>2、下列不属于基本面指标的是( )。</p><ul><li>A:品质类指标</li><li>B:实力类指标</li><li>C:环境类指标</li><li>D:盈利能力指标</li></ul><p>答 案:D</p><p>解 析:客户风险的内生变量包括以下两大类指标基本面指标和财务指标。基本面指标包括品质类指标、实力类指标、环境类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是财务指标。故本题选D。</p><p>3、某商业银行通过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结。发现网点A的效益不高、周边的治安不佳。风险隐患较为严重,决定对该网点进行撤并,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p><ul><li>A:承受风险</li><li>B:规避风险</li><li>C:降低风险</li><li>D:转移风险</li></ul><p>答 案:B</p><p>解 析: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p><p>4、利率风险计量不包括以下()方法  </p><ul><li>A:敞口分新</li><li>B:敏感性分析</li><li>C:久期分析</li><li>D:缺口分析</li></ul><p>答 案:A</p><p>解 析:外汇敞口分析(ForeignCurrencyExposureAnalysis)是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的一种方法。</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1年2月8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四项基本原则,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p><ul><li>A: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管理风险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li><li>B: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li><li>C:有效性原则明确了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及子公司</li><li>D: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li><li>E:全覆盖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恢复形象为声誉管理最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声誉风险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 (1)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2)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3)全覆盖原则明确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各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覆盖各部门、岗位、人员和产品,覆盖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同时应防范第三方合作机构可能引发的对本机构不利的声誉风险,充分考量其他内外部风险的相关性和传染性。 (4)有效性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修复形象为最终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及时高效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应对、高效处置声誉事件,及时修复机构受损声誉和社会形象。 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既通用于不同类型机构,又为各家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声誉风险管理留出空间,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p><p>2、下列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p><ul><li>A:风险承担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能够很好地反映风险文化</li><li>B:风险文化是风险治理的重要内容</li><li>C:风险文化应与风险偏好相一致</li><li>D:风险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li><li>E:风险文化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li></ul><p>答 案:ADE</p><p>解 析:风险文化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广大员工的风险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2014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关于风险文化的监管与金融机构互动原则一一评估风险文化框架》,对有效风险文化的基本要素进行阐述,提出除了风险治理和风险偏好外,风险承担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是风险文化的两个重要内容。</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