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10月06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 为体裁,诗剧与文学史同脉,我国先秦时期的《九歌》可以看作 最早的诗剧雏形,元曲也可看作是可读、可演的诗剧。作为诗歌 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 。诗剧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强调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人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而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来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p><p>答 案:对</p><p>解 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 为体裁,诗剧与文学史同脉,我国先秦时期的《九歌》可以看作 最早的诗剧雏形,元曲也可看作是可读、可演的诗剧。作为诗歌 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 。诗剧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强调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人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而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来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p><p>2、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可见它以古韵雅致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p><p>答 案:对</p><p>解 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可见它以古韵雅致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位于今天我国哪个省?()</p><ul><li>A:山东省</li><li>B:辽宁省</li><li>C:湖北省</li><li>D:河北省</li></ul><p>答 案:A</p><p>解 析: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p><p>2、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三星堆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 )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p><ul><li>A:夏商</li><li>B:周</li><li>C:春秋</li><li>D:战国</li></ul><p>答 案:A</p><p>解 析:从在成都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获悉,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据了解,三星堆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 )类型。</p><ul><li>A: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li><li>B: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li><li>C: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li><li>D: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 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p><p>2、根据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 2025 年,( )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p><ul><li>A:大运河</li><li>B:长城</li><li>C:长征</li><li>D:黄河</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一、科目:素描
二、要求:1.答卷纸横用,答题时答卷纸标题在左侧<br />2.答题前,在答卷纸指定区域填写个人信息;答题结束后,在贴条形码区用条形码覆盖个人信息<br />3.工具: 素描铅笔、橡皮;因不带画具造成无法参加考试的,该科目成绩计零分<br />4.在答卷纸线框内作画<br />5.答卷纸只允许出现试题中所指定的物品和数量,不得在答卷纸上添加任何与考试无关的内容<br />6.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
7.考试结束后,试题须交回<br />三、试题:素描静物默写<br />内容说明:用以下物品组合完成一幅静物画<br />1.红酒瓶一个<br />2.果盘一个<br />3.苹果两个<br />4.葡萄一串<br />5.盛着红酒的高脚玻璃杯一个
</p><p>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p><p>2、一、科目:“素描”
二、要求:
1.试卷纸横用,试卷标题在左侧
2.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3.在答卷纸线框内作画
4.试卷中只允许出现试题所指定的物品,不得在答卷纸上添加任何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5.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
6.考试结束后,试题须交回。
三、试题: 素描默写 内容说明:用以下物品组合完成一幅静物画。
1.浅色、深色衬布各一块
2.石膏正方体1个、石膏球体1个、石膏圆柱体1个、石膏圆锥体1个、盛着半杯水的高脚杯1个
3.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p><p>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某市陆续免费开放了一些公园、博物馆,大量市民参观游览,因此引起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请谈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p><p>答 案: 首先,展开调研。我会从实际出发,根据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邀请专家和市民召开听证会,就提高公园和博物馆管理水平问题展开听证,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比如,在游人比较多的公园和博物馆,规范开放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游人进行卫生、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提高游人公共卫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在博物馆,我会组织工作人员印发一些有关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小册子,提高市民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其次,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更好的为市民做好服务的思想。
最后,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则的市民,在没有对公园、博物馆的公共设施等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对肆意破坏公园和博物馆的公共设施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总之,只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重历史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才能形成和谐共建的社会风气。</p><p>2、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明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p><p>答 案: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公共文明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大,然而,仍是有不少文明场馆因吸引不到观众而唱起"空城计".一些乡村的村活动室里摆放着簇新的《论语》《庄子》,但是却不曾有人引导乡民阅览那些儒家经典,并且农人希望阅览的农务相关书本也是少之又少.尽管面临如此状况,这些无人阅览的书本仍是成为当地的政绩上报,这无异于资源浪费. 要树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法,推动公共文明服务供应与人民群众文明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盘活公共文明服务.
公共文明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投入"到位",将公共文明设施的服务主体定坐落广大群众,才能让老百姓获得满意的公共文明服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