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06日

聚题库
10/06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测量的效度除受随机误差影响外,还受( )的影响。</p><ul><li>A:随机效应</li><li>B:概化理论</li><li>C:系统误差</li><li>D:相关系数</li></ul><p>答 案:C</p><p>2、亲和动机起源于( )。</p><ul><li>A:经验</li><li>B:教育</li><li>C:依恋</li><li>D:顿悟</li></ul><p>答 案:C</p><p>解 析: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起源于依恋,即生命早期亲子间的依恋。</p><p>3、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阶段是()</p><ul><li>A:评估阶段</li><li>B:诊断阶段</li><li>C:咨询阶段</li><li>D:巩固阶段</li></ul><p>答 案:C</p><p>解 析: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阶段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故选C。</p><p>4、记忆是( )。</p><ul><li>A: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li><li>B: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li><li>C: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li><li>D: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li></ul><p>答 案:A</p><p>5、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朝着一个方向、寻找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称之为()。</p><ul><li>A:辐合性思维</li><li>B:再生性思维</li><li>C:创造性思维</li><li>D:辐射性思维</li></ul><p>答 案:A</p><p>6、情感反应需要咨询师具有以下哪种能力()</p><ul><li>A:真诚</li><li>B:共情</li><li>C:热情</li><li>D:解释</li></ul><p>答 案:B</p><p>7、杰克逊人格问答编制方法属于()。</p><ul><li>A:逻辑分析法</li><li>B:因素分析法</li><li>C:经验效标法</li><li>D:综合分析法</li></ul><p>答 案:D</p><p>解 析:将经验法、因素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综合起来编制的人格问卷是杰克逊人格问卷,这种方法称综合法。</p><p>8、男性,42岁,不久前刚妻子离婚,生活、工作均受影响,遂来咨询。在咨询开始时间:“我想问一下,您现在结婚了吗?我觉得结过婚的人才能理解我的感受。下面表达合适的是()</p><ul><li>A:虽然我没有结婚,但是如果您愿意,我很愿意和您分享您的故事</li><li>B:虽然我没结婚,但我曾经咨询过很多关于婚姻方面的案例‘</li><li>C:虽然我没结婚,但是我会竭尽全力帮助您的</li><li>D:我的资料你不是看过了,既然知道我没结婚,干嘛还来找我</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3、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4、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包括( )。<br></p><ul><li>A: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地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li><li>B:为认识发展奠定基础</li><li>C:促进言语的发展</li><li>D: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li></ul><p>答 案:ABD</p><p>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p><ul><li>A:指向未来</li><li>B:指向现在</li><li>C:内容固定</li><li>D:内容漂浮</li></ul><p>答 案:AD</p><p>解 析:该求助者担心父母身体状况,担心孩子的工作、婚恋,担心自己工作及婚姻都是指向为来,内容飘忽不定。</p><p>6、PTSD的主要表现包括( )。</p><ul><li>A: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li><li>B:植物神经过度兴奋</li><li>C:意识障碍、定向障碍</li><li>D: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①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②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③在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毫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联想起创伤经历的活动和情境;④常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失眠;⑤焦虑和抑郁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可有自杀观念。</p><p>7、在会谈时需考虑的求助者因素包括()</p><ul><li>A:相貌特征</li><li>B:年龄特征</li><li>C:性格特征</li><li>D:问题特征</li></ul><p>答 案:BCD</p><p>解 析:相貌与求助者心理无关。</p>
相关题库